<%@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File="4102.aspx.cs" Inherits="_Default" %> 2、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
2、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哲学所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哲学家的观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些问题和观点往往都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哲学基本问题是理解哲学其他问题、理解哲学斗争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教材第二课的重点也是要先讲清楚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只有把握了这一问题,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方面的斗争。哲学基本问题作为一把钥匙,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了这一问题,才能对后面的一系列问题有着比较清楚的把握。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来入手分析,然后,进一步阐明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最后来分析产生的依据。不仅交代是什么,还有阐明为什么,从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中去了解哲学的发展和斗争。
【问题解析】

    一、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指意识)和存在(指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与自然界谁决定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哪个是本原、哪个是派生的。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

    恩格斯最早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第二节是这样说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但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少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思维、意识、精神是第一性和本原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存在、物质、自然界为第一性和本原的哲学,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从恩格斯的论述不难看出,尽管哲学史上的流派很多,观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高度概括和归纳可以把它们划分成两个基本派别,而这两个基本派别就是围绕着它们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来确定的。

     (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现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

    反之,则属于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反对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至少是反对人有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恩格斯认为,在哲学史上大多数人属于可知论者,只有极少数人如英国的休谟、德国的康德属于不可知论者。


(左为:英国的休谟;右为:德国的康德)

  (三)它还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主要从事两种重大的活动,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无论什么活动都离不开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中的具体体现,所以,它又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二、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这是由这一问题的性质(或重要性)决定的。因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决定着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它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前所述,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史上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由于它们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观点是对立的,这就导致了在认识论、历史观、伦理学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观点也是对立的,这个问题成为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一种哲学的根本方向和道路。

    (二)这是由哲学自身的特征决定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无法回避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整个世界尽管有许多现象存在,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进行高度概括就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精神现象,既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就不可能回避对这两大类关系的回答。所以,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哲学家们正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而投入了不同的阵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是由哲学史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的。恩格斯认为,这个问题根源于蒙昧时代人们对灵魂和肉体关系的认识,灵魂和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古代世界的表现;这个问题在中世纪起着重大的作用,出现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这个斗争是哲学基本问题在中世纪的体现;哲学基本问题只有到了近代才获得了完全的意义,近代哲学家们开始自觉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或唯心主义立场上回答问题,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来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家则是恩格斯。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否定这一问题,但是,这种观点不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而且这种否定是站不住脚的。
【问题拓展】

    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些可以延伸的问题需要注意:

    1、了解这一问题的历史发展。比如,在古代、近代、现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及种种表现,了解围绕哲学基本问题所展开的斗争等,

    2、了解这一问题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影响。哲学史中的许多斗争都和这一问题有关,甚至可以说是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关注或研究其表现。

    3、从教材中梳理出这一问题对后面问题的影响。后面有许多问题都和这一问题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梳理,进一步把握教材中各种观点的内在联系。

    4、注意相反的观点。对这一问题也有人或学派持否定态度,我们应该关注其提出问题的角度,弄清其主要观点和基本错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