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位置: 第二章 第五节:课程的教与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淡化教育痕迹,追求 “ 润物无声 ” 的意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其初衷之一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有更好的效果。新课程怎样传递品德教育要加强而不是要削弱的信息并且保障教育有更好的效果呢 ?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都强调,要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目标,都将“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强调要为学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打下基础。很显然,新课程对品德教育尤其重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内容的表述,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内容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像以前 (( 思想品德 ) 课程那样有成体系的德目、有鲜明的道德观点和成序列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品德教育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呢 ? 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要融为一体。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道德关怀和道德问题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

 

 

上一页    下一页    做到四个尊重,实现四个转变,体现四个互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