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道德与品德 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间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各种准则或规范。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价一个人的行动,而且也依据这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作用是依靠舆论的力量和内心驱使来实现的。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行为规范的要求时,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许,自己也会感到心安理得;当一个人的行为违反行为规范的要求时,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自己也会感到愧疚和不安。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虽然也是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但法律是依靠强制的手段使人遵守的规范。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即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又存在于一切社会生活中,即道德还具有社会共同性。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品德表现在道德行为之中,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品德;然而,并非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品德的表现,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或特征,偶尔的道德行为还不能称作品德。品德体现在一个人的一系列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一生之中。 可见,道德与品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个人行为的好坏为转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体的现象。 第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者的联系是: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
主 页 | 教师简介 | 课程简介 | 在线学习 | 案例实验 | 教学大纲 | 学习资源 | 影音资源 | 思考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