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二章 >> 第二节 《内篇-齐物论》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未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解读]古代的人,他们的知识抵达顶点了。抵达什么样的顶点呢?有些人认为根本不曾有万物存在,这是到了顶点,到了尽头,无法增加一分了。其次,有些人认为有万物存在,但是万物之间未曾区分。再其次,有些人认为万物之间有区分,但是未曾有谁是谁非的争论。这是古人对“物”的三种不同看法。

庄子认为,是非一旦出现,就造成了“道”的亏损,道有了亏损,因而就形成了偏私。然而,真的有成就与亏损吗?真得没有成就与亏损吗?于是庄子开始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成就与亏损,这表现在昭文弹琴上;没有成就与亏损,这表现在昭文不弹琴上。不举例还好,这一举例,我们反而更莫名其妙了,什么是昭文弹琴与不弹琴啊?听听这个故事也许各位就会豁然开朗了:

昭文是战国时有名的琴师,退隐多年后,重出江湖。这一天,他又搬出那把朝夕相处的琴,来到一处旷野。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只见昭文琴师坐下,呆呆地对着琴,久久不弹一指。听众渐渐不耐烦起来:“我们什么也没听到啊!”

昭文琴师仍不弹一指,久久地坐着:“请你们静默,仔细听!”

“还是什么也没听到啊!”

“再仔细听,向空气中倾听。”

终于,有一个人怯生生地发话道:“我好象听到了一只路过的鸟儿的鸣叫……”

昭文琴师对着他微笑了一下。

一会儿,又一个人叫道:“我听到了远方一条溪水的潺潺歌吟……”

昭文琴师对着他点了点头。

接着,又一个人轻轻叹息道:“我听到了微风拂过草叶的声音,而且正在穿越着我的身体……”

人群随之回应出一片叹息。

昭文琴师轻击了一下手掌:“你们终于能听琴了!”

然后,他悄然离开,遗下那张琴在旷野。

昭文之琴声美妙无双,这是他的成就,但同时也有了亏损,因为听从只能听到琴声而听不到其它的声音。所以,昭文不再弹琴,因为他终于悟到弹琴的时候,只要发出一个声音,便失掉了其他的声音。只有在住手不弹的时候,才能五音俱全。庄子借昭文鼓琴五音不能并举,不能得 “全”为例,说明鼓琴不如不鼓琴可以保持音乐的全声,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没有成就与亏损。

接下来,庄子进一步论述了成与不成的问题。昭文擅长弹琴,师旷擅长举杖击节,惠子擅长据梧论辩,这三个人的才智都相当杰出,也都各有所成。正因为他们所爱好的异于众人,又想把自己所爱好的让别人明白,别人不可能明白而勉强他们明白,结果就会像惠子一样,一辈子抱着无人能懂的“坚白论”。而昭文的儿子只会承袭父亲的技艺,以致终身都没有成就。像他们这样可以说是有成就吗?那么即使是平凡的我也有所成就了。像他们这样还不能说是有成就吗?那么万物与我也都无所成就了。所以,迷乱世人的炫耀行为,是圣人所鄙视的。因此,不再争论而寄托于平庸的道理上,这就叫做:以清明的心却观照一切。

在庄子看来,“有成”与“无成”是对立统一的。一件事情,从“此”这面来看,它或许是“无成”的,但从“彼”这面来看,它又是“有成”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对一些事情喋喋不休以至迷乱世人,而应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

  上一页   第10页  下一页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