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二章 >> 第一节 孔丘出品——儒家的产生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
     出生于礼乐之乡的孔子,从小就受到鲁国丰厚的礼乐文化的熏陶,因而他的礼乐较其他儒生更为丰富、系统,并且他对于礼乐的思考也没有停留在表面,他认为大众对于礼乐看法过于形式化了,只是将礼乐看作一套死板的东西,有的儒生甚至仅仅将礼乐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然而隐藏在礼乐后面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却不为人所察觉。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改变,在这种社会变革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也就出现了之前说到过的“礼崩乐坏”。很多人都在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过长久的学习和思考,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仁”,他的仁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了其后世弟子所编纂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

     孔子将“仁”作为礼乐的核心,当然礼乐的全部内容不止于仁。在孔子看来,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得人们能够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然而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礼乐的内容却忽视了礼乐的目的,而孔子看到了礼乐的目的并提出了“仁”,“仁”可以替代礼乐而起到分和合的作用。在孔子这里,“仁”并非像礼乐一样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更类似于一种道德规范。孔子对于“仁”的阐述并不系统,甚至相关的言语很分散,具体地说孔子的仁包括个人修养和与人相处两个方面。

     首先,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要做到仁首先就要爱所有的人。当然孔子的“爱人”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有差别的,墨子的“兼爱”是要求人们要平等的、没有差别的爱所有人;而孔子的“爱人”则是有差别的,要根据亲疏不同程度的去爱人。

     提高个人修养还要“克己复礼”。孔子最看重周礼,其一生都在主张恢复周礼,因而孔子所说的“礼”是周礼,他的这种政治主张也反映在了他的学术思想之中,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只有学会了礼才有自立的资格,更进一步,“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周礼才能做到仁。

     其次,在与人相处方面。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因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许别人也并不需要,这就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换位思考”。同时,在如何做到换位思考方面,孔子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主张,即儒家的忠恕之道,要求根据自己的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上一页   第2页  下一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