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的设计

设计篇 >> 媒体设计 >> 三维动画设计 >> ... >> 文字设计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技术是将传统模拟录像设备上产生的模拟视频转换为数字视频(实时采集),并进行编辑、特效、压缩与解压缩、传输、存储等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它具有随机存取、无损传输与复制、高比率压缩与解压缩的优势,在多媒体课件中用于表达可用摄象机拍摄到的教学内容,例如:人体微循环显微摄像、胃镜检查录象等。由于数字视频内容来源丰富,在教学上的应用范围也很广,但由于数字视频占用资源多,在解压缩回放时对硬件性能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较低能的应用环境中,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数字视频示例(若您未看见此流式视频,请下载和安装Windows Media Player7)

  数字视频的制作通常包括准备模拟视频素材、数字化采集、数字化编辑、压缩并存盘等步骤。上述步骤中,视频的采集和压缩由专用硬件-视频卡来完成,同时需配以高速大容量硬盘用作存储视频数据;模拟视频源的输入由放像机、影碟机或摄像机等设备完成。常用的数字视频技术规范是Video for Windows,它的视频文件格式是AVI,其中包括多种压缩算法,是目前多媒体课件中最常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另一种视频技术规范是Quick Time for Windows,其视频文件格式是MOV,它是由Macintosh系列机上的视频技术移植到PC系列机的Windows下,应用时需安装它的驱动程序。由于目前高性能CPU的普及使用(如Pentium MMX、Pentium II、Pentium III、K6等),使得以前依赖于专用硬件卡回放的MPEG-I视频文件(MPG格式)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软件回放的环境中,只是这种格式的视频数据制作仍需稍高投资的硬件才能完成,它的帧内、帧间压缩算法带来的高压缩比给视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好的前景,但在多媒体课件高交互性的要求下,MPG-I视频文件的交互性比AVI视频文件显得略逊一筹,但它的主观清晰度和画质比AVI好。
  数字视频在制作时对硬件的依赖性较大、数据量大、涉及的因素多,与其它种类媒体数据的制作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用优质视频信号源
  由于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数字化捕获和压缩等步骤中,会对视频的画质带来损耗,加之多媒体课件中应用的视频多为非满屏播放,在主观观看效果上会有画质不很高的感觉,因此要采用优质视频信号源,才能保证制作出较好的数字视频数据。优质视频信号源通常是专业档以上的摄录像设备的输出、影碟机(LD)的输出等,尽可能避免采用家用VHS录象机的输出作为信号源。
  (二)注意影响视频捕获质量的硬件环境
  在视频捕获时,视频卡的性能、硬盘的速度、CPU的性能和内存的大小都会对捕获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要获得好的视频捕获效果,除了调整画面尺寸、帧率等数据量因素外,同时也要配置较好的硬件环境。
  (三)视频制作应适应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很强的交互性,它与传统的电视教材应用于顺序存取条件下有根本的不同,因此数字视频的制作也应适应这种要求。避免制作长时间大段连续的视频数据,这将有利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也可节省各种资源。事实上大多数课件中的视频都是与其它媒体共同穿插使用的,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合理使用数字视频
  由于数字视频的数据量大、应用时要有较好的硬件环境,并且在课件应用条件下其画质并不十分高,因此在进行课件的教学分析和功能设计时,应根据教学要求合理使用数字视频,达到用最省的资源来实现最好效果的目的。
  另外,不同视频格式在课件中的应用也各有利弊,应区别对待。如AVI制作容易、画质稍差、压缩比较小(数据量大);MPG(MPEG-I压缩算法)画质稍好、压缩比大(数据量小)、制作投资大、应用时交互性稍差等。在网络课件中应使用流式视频格式,如:RM、ASF、WMV等。

设计篇 >> 媒体设计 >> 三维动画设计 >> ... >> 文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