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提纲

    模块七: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国际上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些看法及启示
二、对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解
三、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
四、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建议
附录

 


    一、国际上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些看法及启示

    (一)劳动世界与教育世界应该保持积极有效而持久的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丰富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劳动教育理论。他把劳动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社会主义国家合格的公民“诞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种认识高度。他认为并非任何劳动都具有教育价值,把任何劳动都当成是有教育价值的,就是把劳动偶像化。学生的劳动只有与道德责任、积极思维、审美追求和身体强健等多方面紧密相连时,才会对其精神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劳动被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教育劳动”。无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教结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981年第3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建议书中,则明确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八条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前四条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应该是有效的、持续的互动,并不一定需要回报”;二是“在互动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依存,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的、美学的、文化的、经济的和个人的价值之框架内的地位和意义”;三是“在各级教育中建立、加强和促进这种互动的行动,可以包括教育课程和生产性、创造性或进一步发展的供应项目的推广以及在教育机构内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学和教育过程 中包括生产劳动,与为劳动人民继续其教育而又不中断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作用的两种方式。通过研读这份报告书,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厘清劳动教育这一概念至少可以带来三点启迪:一是现代学校教育不是要脱离或削弱劳动教育,而是要不断连通或强化劳动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无疑主要应以当今社会现时的生产劳动为“蓝本”;三是对生产劳动价值的理解过去仅仅从体力的、道德的和经济(或产业)的三维视角来看,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学会从美学的、文化的和个人价值的等多重角度来理解。

    (二)基础教育应当以“神圣的方式”给青少年一代提供技术教育

    发展技术教育是近十多年来世界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强劲的动向。传统上,将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求职的途径,作为向社会提供基本劳动力的技能与知识的教育。现在,技术教育有了新的内涵与外延。除去传统上的意义以外,还增加了新的成分,它还是新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教养、基本思维方法,理解迅速变化的高技术时代的总体知识构架的关键因素。不具备当代技术基本知识和思想的人,他个人难以理解这个时代的变化,而社会前进的重大决策也失去估量决策利弊和推行正确决策的公众基础。这样,技术教育开始进入普通基础教育阶段,成为改革当代普通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39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为“从适当的科学与技术入门教育看普及和革新初等教育”,在其提供的建议书上写到:“进行适当的科学与技术入门教育是革新初等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要成功地实现我们的社会所必需的技术变革,教育投入应被看做是一项优先之事”,并且“科学与技术入门教育应致力于发展儿童诸如创造性、批判性、客观性、严谨性此类的科学态度,帮助儿童获得与其智力和体力发展以及周边环境相适应的能力、技术和基本的科学与技术知识。”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其组织研制的《2061计划》总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技术是发展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自从有人类存在,就有技术,实际上,制造工具技术一直被作为人类文化起点的主要证据。”“技术对世界不断增长的变化负有主要的责任。”在这个计划的《技术》分报告的导言中具体针对教育又更进一步指出:“青年人需要熟悉技术及其活力,了解其无所不在和技术与他们将要生活和劳动的世界的联系。”“普通教育应当以神圣的方式,把技术介绍成我们的历史,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我们的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让人们有机会去体验技术,同时又要抽象地学习它。要把技术和伦理联系起来。青年人完成高级中学学业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他们将在其一生中,在不断变化的基础上碰到技术问题,但是,只长期积累知识仍然不够,他们 还应当知道技术的意义,技术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终每一个这样的人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技师,以准备投入到一个高度技术化的世界中去。”

    上述两份文件都说明了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同样重要,将其一直延伸到小学(美国甚至在其“2061计划”中将技术教育都要延伸到幼儿园)早已是势在必行。

 
 

    二、对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解

    这次课程改革中,已有的劳技课程的形态和名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课程综合化趋势、与时俱进的一种改革尝试。“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体现了“劳动”与“技术”两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两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体现了综合的特征。

    (一) 劳动与技术教育概念内涵的重新厘定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有一段时间把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当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过多关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对人的改造作用,以至于忽视了劳动教育内在的其他方面的教育价值。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发展为核心的,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及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工科院校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专业教育,它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学校进行的技术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支柱。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一项完美的技术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科学、道德、审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念和追求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念和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由劳动为基点的课程设计转向劳动与技术并重的课程设计。注重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实施,强调劳动教育的多渠道实施和多学科渗透以及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2、在课程的目标追求上,由单一的工具性学科价值追求转向工具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相统一的目标追求。强调在形成一定技术能力基础上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追思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贡献率。

     3、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由注重具有行业性特征的生产性内容转向以生活为基点、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取向。强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生产劳动的体验,强调基础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立足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经验基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4、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上,由传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简单模仿、机械训练转向学生主动参与下的劳动体验、技术习得、技术探究等多元学习方式的结合。强调课程资源本身所蕴含的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功能的实现。

     5、在课程的活动设计上,由追求劳动与技术项目的逻辑性、完整性转向循序渐进基础上的项目典型性、代表性。强调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设计和学生学习经历,提倡用作品制作或项目任务完成来引导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

 
 

    三、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六个方面主要特点:

    1、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

    过去,小学劳动课、初中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形态的推出,无疑是顺应潮流的改革尝试,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还会有一些理念的碰撞,这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最具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新课程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上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3、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提出的目标与内容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各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对不同地区也具有条件上的普适性。而拓展性目标和内容是供各地选择的,实施条件相对较高,有些内容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老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

    4、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作品评价正式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必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5、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是课程实施中的难题。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根据其特点形成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并提出,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在农村初中,应与“绿色证书”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对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毕业作品”进行认定。这个“毕业作品”包括两部分,物化的作品为主件,设计思路为附件。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及其评价相结合的技术学习策略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6、注意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

    由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区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潜在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是负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体,但我们往往忽视它们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区分,以致形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学校教育功能的扩大化甚至泛化。新课程注意了这种不同主体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设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必要的主体性区分。

 
 

    四、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建议

    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规划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指定性领域,是国家规定、但由地方和学校开发的课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具有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组织的功能和责任。因此,各地方、各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明确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主要任务,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出发,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对课程实施中涉及的人员、经费、材料、基地、设计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规划。整体规划中,应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优先开发相应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综合实施

    在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跨学科特性和多视野整合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四个层面上的综合:首先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要注意将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校外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协调,以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也就是注意将“劳动与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领域整合起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公益劳动可以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技术内容的学习中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等。再次是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内劳动、技术、家政、职业准备几方面内容的融合,尤其要注意将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家政、职业准备的学习过程之中。最后是技术、家政学习中各具体项目之间的贯通与融合。

    3、突出重点

    劳动与技术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有着广泛的教育内容,也有着多方面的教育追求。在其实施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选择教育内容,选择活动形式。在教育内容上,要精选最富有教育价值、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并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载体。在系列性活动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形成在教育中心上的不同安排,从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衔接的体现内在教育规律的活动体系。

    4、因地制宜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基础联系非常紧密的学习领域。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城市与农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背景和实施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应从实际出发,从教育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本土资源,发挥地方优势,形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附录

  附一 案例及评析

    [国外部分]

    案例1 自行车的学习

    N女士的四年级的课程正在讲授系统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她选择自行车系统作为恰当的例子,因为孩子们很熟悉自行车,而且最近在社会及技术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全世界的人们都使用自行车进行运输。学生在技术实验室中懂得其他类型的运输要消耗稀有的能源并带来环境污染。N女士将自行车推进来并让学生解释它是如何工作的。Bob自告奋勇说只要踏上车骑就行。

    Caitlin说:“对,你蹬车的时候车轮就会转动”。

    “但是如果不掌好车把,你会摔倒或倾斜。”Alice补充说。

    N女士指着自行车,一边观察一边重复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到有一系列的过程正在发生:骑车的人一边蹬车一边掌把,车轮在转动,自行车在向前移动。
对以上几个系统讨论后,用自行车做了实验,Jerome建议:“咱们可以把蹬车系统叫做自行车的能量系统”。

    “这想法很好,还有别的要说吗”N女士问。

    “还有,你必须掌好车把。”Jamie说。

    “你看掌握车把是否也是一个系统呢?”N女士问。Alice考虑了一下并予以肯定。“还有其他问题吗?”N女士接着问。

    “必须能刹车,”Jamie提示道。

    “你看车闸是不是也可以看作系统?”N女士问。沉思了一会,Jamie指出输入是闸柄,过程是闸垫对车轮的作用,输出是减速和停车。

    “那么,一个技术系统看起来可以由几个子系统构成,”N女士得出结论,“在自行车的例子中包含能量系统、方向系统和刹车系统。

    “考虑我们上周学过的关于机器的单元,你们能否说出自行车中简单的机械,”N女士问。

    “有轮子和车轴,”Megan回答。

    “链条也和齿轮子,还有滑轮和杠杆,”Kendall说。

    明天,N女士将帮助孩子们找出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尽管学生还没有准备进行数学计算,N女士打算培养他们用简单表格描述这些关系。

    齿轮、链齿轮和链条将技术和科学单元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在自由学习时间中一些学生已经用齿轮和链条进行有建设意义的实验安装。

    评析

    技术中包含许多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是用来区别技术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这些概念是技术学习的基础,有助于统一学生的学习内容。这些概念将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设计的世界。对技术核心概念(如系统)的理解将会帮助学生形成技术的概貌。本案例借助“自行车”这一载体,帮助学生理解系统这个概念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或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研究自行车的各个零件,并且开始探索它们是如何一起发挥作用的。老师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的课程和所讨论过的内容联系起来,并提供机会将技术与科学课中所学的概念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观察、老师的指导,学生明白:其一,如果失去某一部分或出现故障,或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整个系统就可能失去功效;其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对人们在什么地方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三,自行车不会消耗稀有资源,也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案例2 将东西拆开

    W女士决定给三年级的学生介绍有关的技术,这堂课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生按次序排列的技能以及通过探索技术对通常所使用[项目](Dunlop, Croft & Brusic, 1992,P9)的影响来拓宽学生关于技术是什么的概念。W女士利用系列标题“将东西拆开”中设计的简介。她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且要求他们将一支可伸缩的圆珠笔拆开。

    学生将圆珠笔拆开、画出各个部件的草图并且对每个部件进行标识。这种纪录的方法对学生将来进行展示时有所帮助。小组中的成员组成一条装配线将圆珠笔拆开、重新装时并且讨论各个部件是如何工作的。在重新组装时他们利用草图作为指导。
在完成圆珠笔的练习后,学生用其它的东西进行探索,这些东西大多数比圆珠笔要复杂。然而具有了对圆珠笔的探索机会,学生很容易地转换到其它东西上。他们中的所有人将相关的东西拆开、画出各个部件草图、进行标志纪录如何将物体重新组装。然后借助于对各个部件的探索,通过展示他们将分享所学的一切。在活动中学生将面临着挑战,而且大多数希望知道他们是否能将其它一些东西拆开再重新装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建立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且提倡小组的共同努力。

    评析

    每一个人都在使用产品和系统——汽车、电视、计算机和家用电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以最好的、最安全的和有效的方式使用这些东西。此外,产品和系统的适当维护对保持它的正常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为了了解更多的有关如何使用产品和系统以及出现故障时做些什么的知识,学生要按指导正确装配和使用产品和系统。为了了解东西是如何安装在一起并工作的,学生实践将一个产品或系统拆开并重新组装。在这种联系中获得的知识对使用其他产品和系统,解决其他产品和系统所遇到的问题有帮助作用。这个案例涉及的是装配线的操作,为的是找出如何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将圆珠笔拆开再重新装上。这一过程教学生如何将各个部分安装在一起,并使学生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案例3 交流信息的时间比较

    当教育者考虑到他们的学生对于比较新的技术都从未了解时,历史的理解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了。这一点对S先生是很清楚的。当他知道他的四年级的学生从未听说过在关于西部开发的课程里叙述的铁路电报的莫斯码时。S先生选择了通讯系统,作为一种途径帮助他的学生了解技术的历史。

    开始研究时,S先生提供了背景知识,学生开始初步的探索。然后学生们绘制了一张时间表,它描述了从史前到现在的通讯方法。他们的时间表包括这样的里程碑,诸如鼓、通讯员、哨子、镜子、电话、传真机和电子邮件。这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研究某种特定的通讯形式,然后与其他的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该班级试验了在他们的学校和下一条街上的学校之间,用较早的通讯方式联系(即发送信息用跑腿、哨子和镜子)。在讨论了这些基本的通讯方式的结果之后,学生们得出结论,对于他们的项目来说,更先进的通讯方式是必需的。

    学生们被给予机会用现代的通讯方式工作,当时他们的学校正在庆祝所有的18个班组连结互联网成功。S先生用挑战来鼓励他的四年级学生试验新的系统,看它是否工作得像先前的通讯系统一样好或更好。

    为了作到这一点,该班级制作了一条信息:“我们的学校刚刚成功完成了个各班组上互联网,请帮助我们庆祝,尽可能早地发回这条信息,用它发送的方式(即学校间信箱、电话、信件、电子邮件和传真)。这是我们新通讯系统的一个实验。谢谢你参加我们的庆祝。”用这些术语,学生们发送了这些信息给这个社区的其他十个学校。每一个组使用不同的通讯模式,并记录下对方接受到回应所花费的时间。一个组使用了校际间手工传递邮件系统,另一个使用了电话,第三个通过邮局系统邮寄信件,第四个发电子邮件,第五个使用办公室传真机。

    所有10个学校同复了该信息,用他们接受的通讯的同样方式。于是学生们得以比较每一种通讯方式的回复率和精确度,然后评价每一种方式的优缺点。最后,S先生的学生准备了报告给其他的班级。关于对一种给定的目的最适当的通讯方式的信息( 即用于正式邀请的邮寄信函,用于非正式的通知、报告的电子邮件)。作为这一练习的结果,S先生的班级学到了大量的关于在通讯方面的历史的变化和改进,这是由技术带来的。

    评析

    历史已经看到由技术推动的至少三次伟大变革。知道技术的历史——随着特殊事件和里程碑的主要年代——帮助人们理解周围的世界,看看发明和革新是怎样进展的,反过来看它们是怎样塑造世界的。以历史时期为基础的各种活动能帮助学生学习人类是如何改进自己的住房、吃饭、穿衣、通讯、交通、健康和安全的。技术学习以这种方式装备学生,使学生能在技术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方面做出更加富有责任心的决定。通过看某项技术的发展历史,学生将获得关于技术重要性的概念,获得对贯穿历史的工具和机器的重要性的理解。专题式学习使学生看到文明的历史怎样与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本案例以“通讯技术的发展历史”为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学生理解了技术进步与历史的相关,并将这种理解付诸于应用。学生运用几种通讯工具进行试验,最终得出何种情况下适合用何种工具的结论。

    [国内部分]

    案例1 做吊桥

    一、目标要求:

    这是在认识了伦敦桥和搭木桥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尝试应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对桥梁结构进行改进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小木板桥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简单传动机械,对桥梁功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构思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现有知识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意识,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对自己构思、创意和作品进行评价的能力。

    二、工具与材料:

    1、简单竹、木工加工工具;2、滑轮(废旧带有凹槽的轮子);3、细金属筒;4、线索等。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1、创设情境、引导构思

    目的:让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创新构思的方法、原则、途径。

    活动指导: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现实教具中,通过联想等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活动过程:

  (1)展示教具(一座低矮的桥),提出焦点问题。

    (2)引导学生联想,分析焦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汇报各种解决构想,并进行评价。

    (4)选中解决构想之一,吊桥构思,集中研究创意中的合理性。

    注意:通过对学生联想以及相关资料的介入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实现构思。

    2、集中研究吊桥方案,设计解决和实施办法。

    目标:让学生能够将构想变成可以操作的现实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构想与解决方案存在的差距,使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
活动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构思源泉,使学生能够从已知的转轴,滑轮等机械原理应用中帮助学生进行方案的建立与确定,必要时可以用半成品或图片资料引导构思。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构想中的矛盾;

    (2)从矛盾的焦点中(转动灵敏度、绳的滑动阻力)中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方案,即设置轮轴、安滑轮的方案;

    (3)用草图勾出局部构想实施方案。

  (4)对该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注意:焦点问题提出要简单易懂,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局部制作尝试。

    3、准备材料,实施制作

    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加工,并学会几种木工加工工具的使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并逐步完善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活动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上的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操作方法指导,以及在实施过程变通设计的指导。

    活动过程:

  (1)指导钻孔,在桥头一端安装轮轴,尝试用各种方案安装轮轴。评价安装轮轴的各种方案的长短处。

    (2)指导学生安装定滑轮,学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安装定滑轮。同时比较几种定滑轮安装的方案的长短处,提出最优方案。

    (3)用前面已做木桥进行总体安装。并试验安装后的吊桥。

    (4)调试安装好的吊桥。

    (5)用最优方案来修改吊桥的两大结构。

    注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坚信自己方案的长处,能在实践过程中分析自己的短处;并得出改进意见。

    4、活动后的小结与评价

    (1)小结做吊桥的过程,写出制作过程的心得。

    (2)评价每种设计构思中的长处及不足。

    (3)让学生谈实践中的体会。

    (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题组 韩建国)

     评析

    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活动中的每一环节都注重学生的直接参与,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构思、设计方案、试验、改进、调试、安装、权衡和作出最后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综观整个活动过程,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构思、设计、制作、评价、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坚定、求实的个性品质。

    案例2 《剪纸艺术》的活动设计

    第一时段:初步学习剪纸方法

    一、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1)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2)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二、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手剪刻。

    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三、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时段:展示交流启发创新

    一、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窦国珍 王子山)

    评析

    剪纸艺术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可感而形象的剪纸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的学习活动。通过剪纸作品的制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材料认识、工具掌握、作品制作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设计、制作、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该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体味、设计、操作、评价、交流和创作等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操作与探究,营造了一个自觉自愿、充满愉悦与智慧的课堂气氛。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即自主探究的过程。老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和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图书馆、网络、家庭)。该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尤为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案例3 “自埋式多功能施肥器”的发明和制作过程

    98年署假,舅舅带我去给冬白菜施化肥。施肥时,要先用铲子把白菜根部挖一个小坑,放上化肥,再把土埋上。挖坑时,坑离白菜根部太近就会损坏菜的根,白菜会死掉,造成减产;离菜根太远,肥效不能充分利用,工效更低、更累。我问舅舅:“为什么不用原来的方法,把化肥施在白菜根部就行了,这样又慢又麻烦。”舅舅说:“把化肥施在地表,马上浇水才行否则化肥就会失效;把化肥埋在土里,什么时候来水再 浇都行,化肥不会失效,能提高经济效益。”

    听了舅舅的话,我就想在哥哥原来发明的“喷药施肥器”的基础上改进一个能把挖坑、施肥、埋土一次性完成的“自埋式施肥器”。我发现原来的输肥管往土里一插,土就会把输肥管堵住,化肥就流不出来了。于是,就想到把输肥管的下端改装一个鸭嘴。往土里插时,鸭嘴张开,抠动板机,化肥就会顺着输肥管流入土里;拔出施肥插头,一次施肥完成。但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鸭嘴式插头,入土中无法张开,实验无法继续进行。有一天,我到同学家去玩,发现鸡在土中觅食,很灵活,心想鸡是怎样把泥土中的食物吃到嘴里的,就站在一旁观察。发现鸡嘴的上唇长,下唇短,上唇包着下唇,用上唇能上下活动的原理,能把土中的食物吃上。

    我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反复制作实验终于用钢管加工成了鸡嘴式插头,用粗细不同的两截钢管套在一起,做成了可伸缩的输肥管。把输肥管的下端加工成鸡嘴式插头的下唇,用一段钢管加工成鸡嘴式插头的上唇,用螺柱把鸡嘴式插头的上唇和下唇连接,使上唇张合自如,再把施肥控制器用软管与药桶连接起来,一个可伸缩、大人小孩都能使用的“自埋式多功能施肥器”制作成功了。

    

    经过实际应用和实验,发现它有以下几项功能:

    一是施肥功能。装上插头,可以根据苗情和施肥要求,快速完成挖坑、施肥、埋土的工序。操作方法是,把插头插入预定施肥的土壤中,抠动板机,化肥就顺着输肥管流入鸡嘴式插头处;把手控施肥器向前倾斜,鸡嘴张开化肥就流入土壤中,拔出插头一次施肥完成。控制施肥量的方法是,板机抠到三分之一位置是少量;抠到二分之一是中量;全部抠开是大量。点施时,抠到预定位置时应要快速还原。连续施肥时,板机枢到预定位置应不动继续往前走,就能达到连续施肥的效果。取掉鸡嘴式插头的上唇就能进行地表点施或连续施肥。

    二是播种功能。用自埋式施肥器对一些圆形种籽,如豆类、油白菜、青罗卜等进行点播或补种控制方法同上。

    三是喷洒农药的功能。即发挥喷雾器的原有功能,关住药桶右下角的阀门,装上配好的农药就可以喷撒农药了。

    它的特点是:

    1、使用自埋式多功能施肥器,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工、省力,提高工作效率5~10倍,保证施肥质量。

    2、自埋式多功能施肥器能做到一物多用。

    3、自埋式多功能施肥器装卸、维修、携带、使用方便,男女老幼都能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发明技法:

    采用了原理借代法和材料借代法。

    自埋式多功能施肥器,99年9月获巴州青少年科技制品展三等奖,获自治区青少年科技作品展一等奖。2000年8月,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获一等奖。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 柯强 回族 12岁)

    评析

    柯强同学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发现已有的施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工费时。于是就决定设计一个更加合理、方便和实用的施肥工具,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已有材料的的不断改进、反复试验,柯强同学发明了自埋式点播施肥多用器。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切发明的革新都源于实践。只要我们的同学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就一定会有收获。

    附二 基本概念

    劳动:人们改变作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力支出和使用的过程形态。按劳动力支出的内容特性,劳动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分。

    劳动教育:是指主要通过简单的公益劳动、手工劳动、生产劳动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并促进人的德、智、体、美、技等方面发展的教育。

    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作业程序、方法和技能,通过这些程序、方法和技能,可以拓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生活、发展自我的能力。

    技术教育:是指以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侧重于现代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基本的、通用的技术能力和态度的培养,旨在促进人的技术素养形成为主的多方面发展。

    家政:是指以调节家庭关系、提高家庭管理、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家政是以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生活技能常识和技术产品使用为主要教育内容。

    职业引导: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当地经济与社会状况的认识和对职业特征的了解,通过对自己能力和能力倾向的评估,进行适当的职业意向选择。

 
 
【参与讨论】 为什么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归的内容整合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这一部分不称为劳动教育的劳技教育而称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做如何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有什么特点,怎样实施才能符合课程特点和要求?
    结合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谈谈在当地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之九》中《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项目负责人:顾建军) 2001年9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四集)》中《2061计划》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7月第1版

4.赵中建 主译 《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中第73号建议《教育和生产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1981)和第74号建议《从适当的科技入门教育看普及和革新初等教育》(1984)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5.李济英 著《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中第九章《技术教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6.江山野 著《课程论》中《普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研制 常初芳等译 《技术素养的标准:技术学习内容》(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