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理念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三、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个指定领域之一,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具有活力的学习空间,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的学习领域。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客观上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纳入其指定领域即是适应这一需要采取的重要举措。为有效地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对这一新的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理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实际体验,取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的学习领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纳入其中,打破了学校封闭办学的局面,将学校课程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心他人,提高个人的生存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课程理念自然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特征,但作为该课程的一个特定的指定领域,自然更应具有其特殊的要求。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设置这一新型课程的理想和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行)》指出的“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被看成是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一课程领域的最高理念和最终目标,是我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可须臾背离的指导思想。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理解。

  (一)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设置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课程的指定领域,使传统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封闭的学校教育体制遭到了强烈的冲击,使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世界观的教育超越了学校的围墙,得以和火热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教育的过程,本来就应该是使受教育者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要尽快完成其从生物的人向社会的人的转变。然而在封闭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校长期接受的都是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十分膈膜的教育内容,又怎么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人的社会化过程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多少从传统学校中走出来毕业生,他们涉事之初遭遇的尴尬和诸多不适应大多都与长期接受的是过于封闭的教育有关。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正在成为引领各国教育改革的思想旗帜。然而,既往的学校教育仅仅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知”进行的,较少会针对学会做事进行认真的教育,对另外两种学习也往往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常常被看作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殊不知教育的目标是由课程实现的,选择了什么课程,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目标。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程的指定领域,也就大大地提升了这一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从而使学校通过这一课程的实施与周围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了为学生学令做事搭建了一座有效的平台。同时,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自然还会不断地认识自己生存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与学会求知的同时,也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自己,协调了个人与周围社会的关系,从中悟出“共处”和“做人”的道理。

  任何联系,都会是双向的、交互的。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学校会从周围社会中吸取教育资源,根据社会的需要推动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也将会发挥自己科学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实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二)拓展学习资源和学生发展的空间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秉持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使对学生的教育不再仅仅限于教室和学校这样一方狭小天地,不再仅是既成知识的灌输。将对学生的教育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学习的场所拓展至社区及至整个社会,学习的内容突破了教本与大纲的约束,学习方式自然也就摆脱了既往传承的模式,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了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样,就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社会实践活动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参与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实施与开发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参与为社区成员进行的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学校或社区的管理服务,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和义务劳动,参加社区乃至社会的力所能及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服务活动,参加学校和少年军校的训练,在这诸多的社会实践中,使学生从小就了解和接触社会生活,接触工、农、兵和科学技术人员,就会使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教育资源。把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将认知为主的学校生活与体验为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接受型的学生生活和奉献型的有责任的生活结合起来的良好条件。学校的校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发的教育资源进行随机教育,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同志早年在《实践论》中就曾告诫人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往复无穷……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实践论)。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在课堂和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并推动人们理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人的素质结构中,知识的获得是可以通过灌输完成的,但是能力,特别是综合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却离不开自主建构的活动,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面对的一个个问题都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综合性质,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能力的自主建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一条有效的育人途径,因为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这一课程形成,还是“学生在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体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公益性、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

  (三)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要求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人进入社区或社会的实际生活,尽管对年龄尚小的学生而言,活动大多都是体验性质,例如参观、调查、访问等等,但都是身临其境的真实的活动,通过活动实践,了解社区民情,感受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故里发展变化的脉搏,获得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各种生动鲜活的体验,这是任何在封闭的课堂中进行的说教的结果都无法相比的,这将很容易促使学生将自己和他人、和集休、和自己周围的社会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的形成。

  学校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毕业以后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好公民,这个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实现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其所属社会的文化和规范,变为该社会的有效成员,并形成独特自我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在发展学生的责任感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两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形成学生的责任感方面更具独特的价值。这是因为学生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多样化活动的实践检验,体验到社会生活真实图景、切实的需要和发展的远景,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社对会共同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磨练,他们对自己也会逐渐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在将自己实际情况与国家、社会需要联系起来的时候,对其在社会结构中角色义务也会形成认同感,这种对社会共同价值体系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特定角色义务的主动认同,本质上就是个人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标志。

  毫无疑问,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习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从社会需要的层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服务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①(钟元录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第150页)
②(郭正仪等《青少年科技活动概论》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7月 第95页)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自然应该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但也应从这一课程领域的特殊性出发,确定这一课程领域特殊的教育目标;同样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和中学生各不相同,施于小学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选择和确定的活动内自然也应有其特殊性。

  下面拟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目标和内容问题进行必要的研讨:

  (一)目标和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6、7岁到11、12岁的小学生,从生理年龄分期看,属于少年青或学龄中期,借用皮亚杰的说法就是“具体活动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逻辑思维为主,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其情感发展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深刻性和稳定性都不断提高,由于活动范围的拓展,视野不断开扩,儿童的各种社会性的情感也不断地发展起来。教育工作者自然都应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选择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力量。

  儿童和成年人之间最显著的不同之点在于他们的理解力不同。“当青少年在不断成长时,他们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每种方式都代表一种不同的经验、信息和知识的组织方式,并且每种方式都会使他们对世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就是指活动要根据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提出适当的要求,使符合学生的可接受性原则,同时又不要迁就儿童旧有的心理水平,积极引导儿童向前发展。其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是因为在决定儿童发展的各项重要因素中,社会环境和教育毕竟是外因,它只有在青少年积极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起作用才能实现其教育功能,只有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出发组织的活动才能被儿童所接受,也只有当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各项要求被儿童接受了,他们才会在主观上产生新的追求和倾向,推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提出小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和内容要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还是根据多年来在教育实践经常出现的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不相匹配的现象提出来的。在具竞争性社会性质的学校中,一些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高层次的课题和技能引入到低年级的教学中去,这在我们中小学乃至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是见怪不怪了,在他们看来,从儿童时期到成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仅仅是量的积累,前者与后者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其实这是对智力发展的错误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就发现,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学生能力不洽当的匹配。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了信心,为了取悦教师和家长,学生只能被迫地采用错误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那些本不理解的结论,而不是寻求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学习的乐趣,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

  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或基本目标,专家们在不同场合都曾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大体上将其概括为拓展经验、融入生活、参与实践、服务社会、亲近自然、促进自我了解等六个大项,对这六个方面的要求专家们也曾做了许多进一步的阐述和诠释。此外,从实际出发,专家们还对小学阶段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设想,其中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表述的最为明确,这就是:

  1、 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和能力。
  2、 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
  3、 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
  4、 关爱自然,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 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6、 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上面有关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标的论述,对于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我们研究该课程目标的主要指导思想。学习上述指导思想,联系目前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还有必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进行进一步梳理,以便在操作层面上更容易被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准确把握。

  综合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课程价值,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增进学校和社会联系,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更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然而,小学阶段毕竟只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都还十分有限,任何在小学设置的课程都应关注其基础性的要求,不要提得过高,否则欲速则不达,对教育实践会失去指导作用甚至会伤及课程本身。小学阶段又是学生生理心理变化激烈,学识迅速增长的过程,适用于小学生的课程目标也应与此相应制定的比较地富有弹性,以便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依照具体情况把握和实施,基于这样的认识,施于小学阶段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重点应把握参与社会、体验生活、服务社区和发展自我等几个方面,具体讲就是:

  参与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获得社会经验,不断地提高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体验生活,了解社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尊重社会规范和社会公德的习惯和意识。

  服务社区,积极参加志愿性,公益性的活动,关心周围的弱势群体,并乐于帮助他们,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

  发展自我:陶冶性情,发展兴趣,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培养积极、健康、和谐、善纳的个性品质。

  上述目标在实施时,还应依据小学不同学段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使对课程目标的要求真正地落到实处。

  (三)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与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它三个指定领域的内容相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社会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一课程都是在特定的社区背景下,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各种服务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划分为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善待自己五个方面,并分别制定了具体的目标要求,为各地小学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明确了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主要是学校课程,是由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实施和开发的课程类型,课程实施通常又是综合的,带有许多复杂性,从现行活动的实际看,适于小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大体上主要有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探究以及社会实践等三种类型的活动。

  1、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这一类活动,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社区管理服务和各种公益性的义务劳动,它们可以是实施本课程的初级阶段,因此每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年级都可以实施,同时活动在加强学校与社区联系,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又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更可以做为学校的常规性的活动长期坚持。

  社区服务,不仅限于关心周围的弱势群体,敬老、助残、家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更提倡学生要掌握志领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提倡把已有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和各项公益劳动,学会交往与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在与那些由于自己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们的接触中,以及由于对自己的劳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环境的欣赏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满足,从而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探究活动

  这一类活动包括了解和熟悉社区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点、民间风俗、行政设置、历史沿革,经济生活、当今发展等各种内容,多采用调查、考察、访问、参观等主题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适用于小学的各个年级段的学生,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开展社区自然与人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在接触和探究自然的过程中,领略自然的神奇和博大,伴随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深入了解,领悟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道理,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对人文环境的探究,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社会规范的必要性,增进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

  3、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践教育目标的一项重要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这一内容大多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进行的,但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单列起来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从学校的实际条件出发,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或服务业参加劳动,接触生产实际和劳动人民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年来一些地区建立劳动基地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紧密结合教育目标,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此外,从一定意义上讲,近年兴起的军训和少年军校也应属于这一类社会实践活动。

  应该指出的是,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生产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生结合实际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努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①(Lawrence F Lowery 思考与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刘英健译 未利稿)

 
 

    三、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

  把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小学阶段该课程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是实施与开发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先决条件,然而要使课程从理想变为现实,还需要学校校长教师的精心组织具体实施。为了搞好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则必须研究有关实施原则、活动资源开发和教师的指导策略等问题。

  (一)、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任何课程的实施原则,都是人们从该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实施这一课程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整个施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这一课程的一部分,它的实施原则理应与这一课程整体实施原则保持一致性。

  一般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受制于两个基本因素:第一,要反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即这一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开放性的课程特点,要求将学生从学校和教室引向社区和社会的广阔天地,应该把活动的组织放到历史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背景上进行,课程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特征要求将学融入社会,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第二,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教育方针,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地发挥课程的教育作用。为此,学校应履行其超出课堂范围建设和服务社区的义务,发挥在社区中文化和教育优势。

  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一般都倾向于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确定为新历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在实施这些原则的时候,应该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特殊性,例如在坚持亲历性原则的同时,应该对有损儿童健康的某些活动要给予必要的限制;在坚持自主性原则的同时,注意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从小学生知识特点出发,对活动的协同性和整合性更需多加关注等等。

  (二)、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资源开发

  与综合实践活动其它各指定领域相比,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其所具有的强烈的地域性。普适性的资源既便是有,也只能是一些指导思想或操作规程之类的东西,虽然可以借鉴但决不能照搬,这就决定了开展这一类活动,不可能使用现成的教材,必须开发当地适用的教育资源。

  实际上可以开发用于指导当地学业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举凡围绕人类基本生活方式如生产、交流、消费各领域,围绕当前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如环境、能源、人口、粮食;围绕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从身边的住房紧张、下岗待业到全球性战争与和平等问题都可以选作活动的主题,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真可谓是“环顾左右,处处有选题。”问题是活动的组织者要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善于把那些鲜活实际,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推荐给学生们;或艺术地引导学生自行到现实世界中寻找和开发那些极富教育价值的课题。

  一些时候以来,小学生迷恋网吧的情形相当普遍,有人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教师便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课题,组织学生对附近网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学生们通过调查对网吧的是是非非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感到收获很大,还写出了调查报告。北京朝阳区劲松三小的学生发现小广告履禁不止,既不文明,又影响了市容环境,使组织学生对地处学校的一座过街天桥的小广告进行了现场调查,他们发现在一座过街天桥上居然层层叠叠地张贴了2万多张小广告的时候,既惊讶又气愤,纷纷表示要亲自动手清除这些城市中的“牛皮癣”,他们的行动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好评,当地政府还将这座过街天桥以学校的名字命了名。现在保持桥的清洁,以然成为学校师生对社会的承诺。

  山西阳泉市的黄石板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以煤矿工人的新迁户为主,多数人家还与家乡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这里交通闭塞,又没有邮局,学校便与居委会联系,90年代便挂起了“邮政代办所”的牌子,义务承揽了为居民发送信件的任务,十几年来,“雏鹰绿色邮递行动”坚持为矿工送信、送邮件累积达11万份。这11万份信,就是11万份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孩子们叙说送信过程中的辛酸苦辣,饱含着他们对活动实践的深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是获得一些邮政知识;更实实在在地培养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以“老”带新,新“老”更替,从末间断,十几年如一日。如今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学校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还是在山西阳泉,赛鱼小学的《雏鹰小银行》也已经开办了十余年,“银行”累积的零用钱存款已达到了30余万。小银行采取个人、集体、定期、活期存取的方法,各班级相应建立小会计、小出纳、小行长、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由老师任辅导员负责指导。学生们通过活动实践不但懂得了许多储蓄知识,金融知识,学会点钞技术,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培养了爱国爱民的真挚情怀。他们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继承中发展的,课程资源也需要不断地积累。

  上述案例充分证明,每个学校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开发出适用且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推动学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和发展。

  (三)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是在社区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对活动指导策略的特异性,从小学的活动特点来看,这种特异性的指导策略显得尤其突出,为了搞好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下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注意:

  1、周密地调查学校可以用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组织课程的实施。

  在我国,一般讲来,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校的设置大多都是依地域设校的,学校与其所在的社区自然地便形成了某种天然的联系,学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关系着社区的发展,关系着社区内众多家庭的生活,因此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措施极易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各地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有效地开发社区的教育资源。为此首先应对社区的教育资源作一番周密的调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内容包括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的一般情况,基本设施,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活动的社会资源以及区内的加以利用,例如:就文化一项即可以调查社区内有没有图书馆、活动室、文化馆,它们有哪些设施和设备可以向学生开放,社区内有哪些历史文物,它们有什么研究和观赏价值;历史上有没有文化名人;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社区内有无特殊的风土民俗,对今日文化发展有无借鉴意义;学生家长中有无俱一技之长的能人,可以聘为辅导学生活动的教师;等等。对其它领域的内容也可以作这样的调查。将调查到的情况归类存档以备用时之需,即是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宝贵资源。

  2、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协同与整合

  由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对课程实施不仅是学校面的事情,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单位的协同作用,使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员的通力合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形成教育的合力。从北京的情况看,社区(街道)各有关单位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十分关心的,他们对学校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普遍持欢迎态度,在社会单位中如基层共青团组织、少工委、街道妇联等,他们大多有自己对儿童少年的教育任务,在资金、设备方面也常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单位都找不到服务的途径,学校与这些单位主动联系,往往会一拍即合。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学区领导和教师,充分利用社区的这些教育资源和众多的校外教育单位联手合作,把学校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深得各方面赞许。

  社区的科技领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单位,是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股力量,这些领站或中心, 有设备,有人力,有技术,由于和学校工作不搭界,常会感到有劲使不上,他们极愿意和学校联手,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校的工作。学校如能与其联合,很容易取得双赢的效果。

  此外如“地球村”等社会群团组织也可以作为协作单位,引进学校教育中来。

  3、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工作

  小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其它三个指定领域相比,对活动的组织要求明显更高。就活动的一般程序而论,活动的组织程序大体包括了准备工作、方案拟定、活动实施和交流总结等几个环节,对每一环节的组织工作都不能掉意轻心,马虎从事。因为每一个环节失当,都可能造成活动的失误甚至功亏一篑。活动指导教师应本着“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的精神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监控。务使每一活动都能获得完满的结果。

  强调要加强对活动组织工作的要求,除因组织工作是活动的保证,只有精心的组织,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使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还因课程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导致对活动安全应予特别的关注。在具体的活动中,常常是“安全具有一票否决权”,而只有精心的组织才能确保活动参与者的安全。

  (四)小学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对教师的要求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育师指导下开展的社会性学习活动,与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它指定领域的内容相比,这一领域内容与方法的独特性,也对教师提出相对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和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1、必需更新教育观念:组织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不要求一定具备学科教师那样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也不强求像组织其它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那样的专业技能,看似对教师要求不高,其实不然。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习惯于封闭式的教学,习惯于在教室环境下“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更强调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拉进学校和社会的距离,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就将学生的教育从教室推向了社会,从教科书的传承转向了学生的自主体验,这一课程的教育观念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师只有树立“以人为本”和“终生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自觉为之奋斗,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具体方法的学习整合起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并将之化为自己教育行为,才有可能作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2、保持社会问题的敏感: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现实性,活动教育效果和质量常常取决于选题的社会意义和它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善于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选择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我们课题组多年研究实践中就涌现了一批具有如此素质的青年教师,平谷山区的老师们,看到近年来山区果木业发展出现的“果贱轻农”的现象,便开展了“为农民致富支个招”的活动,带领学生对家乡的苹果生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为拓宽苹果的销路出谋献策。朝阳区的一些老师结合维护消费者利益开展了《“3.15”进学校》的活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带领下搜集了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在工商所执法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办法,活动不仅增加了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具体知识,开洞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普及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了维权的意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师能够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做到“见前人之所见,思前人之所未思”就容易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提炼出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活动项目,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教师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使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学校活动组织的好,背后一定有“能人”,能人一般又分为两种情况:专业型和组织型,兼或有二者合一的情况。专业型的“能人”特指那些有一技之长或有多种技能的业务尖子;组织型“能人”虽不具备前者所具有的专业能力,但都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可以调动校内外的各种积极因素,将各种教育资源为我所用,通过其卓越的组织工作,把复杂的活动条理得井然有序,头头是道。这样的组织能力是引领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任何愿意献身这一事业的教师都是应该具备的基体功。

  教师的组织能力施于活动过程的始终,在前述活动的四个环节中都会有所表现,其中尤以活动实施和交流总结阶段的要求更高。要使教师获得这种组织能力,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则应该大胆实践,努力通过活动实践增长才干。

① 见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