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木屑代替沙,是因为沙在过滤时实在很难从水里倒入自制过滤装置中,往往水到完了,沙却被留在烧杯里。由此,我想到了能否用同样具有不溶解特征的物质来代替沙。经过反复实验,我最终选定了木屑,其实,类似这样的物质还有一些,如胡椒粉等。
3.交流描述高锰酸钾和木屑在水里的现象。
4.建立“微粒”、“均匀分布”等概念,形成溶解和不溶解的初步认识。
※ 学生在一系列的对比观察之后,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对溶解的模糊认识。那么,此时把握教学时机,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显得很重要。这里,我抓住了学生观察后的描述,用抽取关键词,板书关键词的方法,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将有效的认识建立联系,使之初步形成对溶解和不溶解的认识。并放弃了原教材采用填写表格总结概念的较为拖沓、枯燥的表现形式。
※ 第一部分将原来“食盐和沙在水里的实验”、“高锰酸钾和砂糖的观察”两处观察活动合并在一处,使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溶解概念的形成。
三、面粉在水里的实验
1.分组实验: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后观察。
2.交流汇报。
3.问题: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
☆ 如果说木屑、高锰酸钾是支撑溶解概念的材料,通过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对比使学生形成认识,并建立深刻的溶解的两个基本特征的话,那么,面粉就是一个剖析溶解概念,提升理解层次的结构性材料。它在水里既像高锰酸钾呈现出颜色,又像木屑放置之后产生沉淀,这样一个典型材料的选择,比较贴近学生当时的认知水平。将它安排在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形成之后,很有必要。学生此时虽然对溶解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绝对还谈不上深刻,也很有可能对其内涵抓得不准,理解得不够透彻。面粉这一材料的出现,在老师不加引导的前提下,极有可能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形成截然相反的对立的两派,而这正是我们这部分教材所希望出现的局面。他们在似是而非的事实面前出现了矛盾,其实就是对“微粒”和“均匀分布”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刻。通过这样的过程,既是对溶解特征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同时可以将过滤的方法牵引出来。不过,在认识上,我同样把过滤这一方法理解为对溶解特征的再强化,形成极小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物质必定能通过滤纸和滤布的空隙顺流而下,而不能形成极小微粒、没有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物质则不能通过滤纸和滤布的空隙,留在它们上面。因此,面粉和过滤实验为学生进一步内化溶解的认识,起到了辅助作用。
4.激发矛盾,引出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