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六章-> 第一节 -> 第二个问题
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理论
    如何描述人与人的不同,如何看待人与人的不同,从哪些方面去阐述人与人的不同,几百年来,心理学家们做了很多尝试性的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他们的假设,尽管这些假设对个性探讨的角度不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使我们对个性的发生与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精神分析理论
    对个性心理结构问题的研究,有许多理论学派,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个性结构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和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个性理论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侧重于分析个性心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无意识假说和个性的三分结构论。
(1)个性结构中的无意识假说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层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无意识(unconscious)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个体生来就有的,没有分化的心理能量,即本能的原始冲动,这是原始的无意识;二是被压抑的记忆、动机、态度等,即由于被意识厌恶而进入无意识中被封闭的心理活动。无意识里的本能、欲望不能直接进入到意识领域,不能和意识交流,但它并没有死亡,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支配着人的活动。前意识(preconscious)是暂时没有意识到,但经过意识深入思考后能意识到的部分,它贮存着暂时被遗忘的意识内容,所以它是可以被意识召回的部分。意识(conscious)是能够直接被感知的部分,是最清醒的部分。在这三个层次里面,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推动人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
(2)个性的三分结构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个性结构可以分成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由原始纯正的本能能量组成,其中以性本能为主,而且完全处于无意识之中。这些本我不管社会道德、原则,只顾自己的满足,因此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任务是在现实的需要与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我受社会规则的制约,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我,它按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是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侧面,它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监督制约着本我。因此,它受理想原则支配。
    这三个我是如何活动的呢?      
    本我要求无所顾忌地满足需要,超我则根本不关心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任何困难,坚持一定的行为标准,无止境地追求完美。如果这些标准未被遵守,它就用紧张的感情来责罚自我,使自我产生一种劣等的和犯罪的感觉。正是这样,被本我所激动,被超我所包围,又为现实所阻挠的自我努力担负起了调剂这种内外夹攻的势力的任务。它不仅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同时考虑到环境条件的许可与否。
    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反映个性的生物特征,自我反映个性的心理特征,超我则反映了个性的社会特征,这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依赖和作用,在自我的管理下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人的个性。
    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方面为后人开拓了探索人格的道路,变更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他只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考察人格,强调人格形成的主体,以及主体自身发展的根源,所以这种理论发展到极端,必然产生不可克服的矛盾——主客体矛盾,即人和环境的对立。
2.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
    艾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以弗洛伊德的个性理论为基础,并在对其加以发展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形成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性形成的决定作用,反对把人看成是由生物本能驱动的生物人,认为在研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人的社会本质,即人是社会的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人就不可能具有个性。艾里克森尤其强调自我成长在个性发展中的地位,提出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成熟期。并用同一性危机理论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与犯罪等社会问题。在他看来,青少年以“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来反抗社会,是因为他们感到所处的社会剥夺了他们在未来发展中将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可能。艾里克森还认为个性发展贯穿于从出生到晚年的毕生过程,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一方面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希望能从环境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制约,这就使得个体在社会适应方面产生发展危机,不同年龄阶段要面临不同的发展危机。在每一阶段上,个体如果能够顺利地化解冲突,完成特定的任务,就能向矛盾的积极方面转化,形成一种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就会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前一阶段个性的发展情况对后面各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艾里克森把个性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      
阶段 年龄 心理社会的危机
1 乳儿0—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得不信任感
2 婴儿1.5—3岁 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
3 学前期3—5岁 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4 学龄期5—12 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5 青少年期12—18 基本的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6 成年初期18—25 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
7 成年中期25—65 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
8 成年晚期65以上 基本的自我整合感对基本的绝望感
(二)个性特质论
    相对于精神分析理论而言,个性特质论更能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它也是所有个性理论中最具特色、最能反映个性独特性的理论。个性特质论的杰出代表是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和卡特尔的特质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认为特质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的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1937,1961)。特质是不能具体看到的,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它使个人对不同类的刺激以相同方式进行反应,并通过个人的外显行为推断其存在。由于个体间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各不相同。例如,一个具有友好特质的人对陌生人的反应完全不同于一个具有忧虑特质的人。
    这种特质理论认为,人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用特质来组织经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系统,由此而引发人的思想和行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特质,有些特质是许多个体共有的,这些特质称为共同特质,例如,青少年普遍都具有活泼、好奇、善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有些特质是某一个个体所独有的,它们被称为个人特质。奥尔波特又把个人特质分成三类,其中每一类特质对个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类为首要特质,它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渗透于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因此它也是衡量人的标准。例如,《水浒》中的人物,宋江的乐于助人,吴用的机智,李逵的鲁莽等都是每个人个性中的首要特质;第二类为中心特质,它的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由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是一个人具有一般意义的倾向,这些特质构成一个人的独特个性。比如,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我们常倾向于介绍自己的主要特征,这些主要特征就是我们个性中的中心特质;第三类为次要特质,是个人在特定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狭窄的,更为特殊的特质,只是表现对事物的一种暂时状态,其渗透性极小,与习惯和态度有关,情境性和突发性较强。例如,个人的某种偏好,某种偏见等。
    奥尔波特是特质的理论家,是研究特质的先驱者,他为个性特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但他的理论中有许多问题是不明确的,一些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使用。所以在奥尔波特研究之后,一些心理学家特别关心探寻识别特质的严谨方法。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推进了对特质的研究。
2.卡特尔的特质论
    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1905-1998)以因素分析为手段,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对个性进行研究,因此,他的特质论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他接受了奥尔波特关于特质的定义,但对特质结构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特质在人和人之间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人们有共同的个性特质,只是因为量的不同而产生人们个性之间的差异。他用特质的阶层联系表示个性构造。      
    第一层分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两种;第二层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这些特质和第一层次的特质交互联系;第三层次是根源特质的下位构造,包含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第四层次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它和第三层次交互联络;第五层次是从动力特征中分出内能和外能,从能力特质分出知觉和运动。
    个性这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特质。研究其中某种特质时,必须考虑到其他特质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对整体个性做出解释。由于卡特尔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同时考虑多种特质的相互作用,所以在方法上为个性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手段,使个性研究向科学化迈进了一步。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把人的需要分成五种水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是按照它们的效能分层排列的,需要强烈一些的排在较低的层次,需要弱一些的排在较高的层次。较低的层次与个人的生存密切相关,而较高的需要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高一级的需要要以低一级需要满足为前提。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也可能在没有充分满足的情况下进入下一个需要层次。例如,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可以满足85%的生理需要;70%的安全需要;50%的归属与爱的需要;40%的尊重需要。当前四种需要都得到满足后,人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一个人不断地实现他的潜力、能力、不断地探索对自身本性的奥秘,是个体发展的最高境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把个性形成看作是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的动态结构,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马斯洛眼中的自我实现型人




     >>>第 章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