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特点
社会认知的第三个层次为对社团内部或社团之间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包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等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理解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部分,近20年来,心理学家研究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概念,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性别角色概念。
性别是儿童最先了解的社会性概念之一。性别不仅具有生物学上的特点,而且还负载着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即性别角色。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张春兴,1998)
1. 关于性别角色的传统看法
关于性别角色的传统看法是说那种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促成的对于男、女不同性别的不同看法。它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区域中表现也不同。
(1)传统性别角色特征
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适应良好的男性被认为应该是独立的、富有攻击性的、权力取向的;而适应良好的女性则被认为应该是依赖的、有爱心的、对权力不感兴趣的、人际关系定向的。
例如我国文化希望男性有这样的表现:有事业心、学历高、独立自主、有领导能力、大胆勇为、坚强、自信、不感情用事等等;对女性的希望则是:漂亮善良、温柔体贴、可爱、顺从、谦虚、文雅、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对别人感情很敏感等等。可见,社会文化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特征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样的性别定型对男女两性都造成了一定伤害,对个体发展也是一种限制,随着社会发展,男女两性都对严格的性别定型角色强加给自己的负担感到不满,开始摸索“男性化”及“女性化”特征的替代特征。于是“双性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2)性别角色研究的新方向
心理双性化(Androgyny)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它指的是同一个人表现出很高程度的、合乎需要的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
人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既是操作性又富有表达性,既武断又犹豫,既有竞争性又没有竞争性。双性化的个体既可以是一个张扬的(男性化)、有爱心的(女性化)男性,也可以是一个富有支配性(男性化)、对他人的感受很敏感的(女性化)女性。
双性化的个体被认为比完全男性化或者完全女性化的个体更有灵活性、心理更健康。例如,在亲密关系中,女性化或双性化的特征可能是更合乎需要;而在学业、工作中,男性化或双性化特征可能更合乎需要。心理学家本姆(Sandra bem)曾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 ”。现在看来,双性化的提出是对本姆宣言的一个最好回应。
双性化的概念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双性化父母是否比传统父母在培养子女方面更有益处(Baumrind,1982)、双性化的青少年是否比性别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更高(Sperce,1982)等等。至今,还没有证据表明双性化有什么不利因素,许多心理学家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2. 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发展
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儿童期,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自己性别的确认,即认识到自己的性别是男还是女,并且认识到这种性别是永久不变的。第二,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即对自身兴趣、行为及个性的性别特点的感知和认识。而第二点正是青少年期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
根据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在这个时期他们需要确定自己要承担的角色,把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统一起来,并对儿童期的各种同一性成分进行整合,寻求连续感和一致感。厄利安把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8岁,生物取向阶段。此时个体所持有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各种认识以男女之间机体上存在的生理差异和特征为依据。
第二阶段:10~12岁,社会取向阶段。个体对男性和女性所持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以社会文化的要求和社会角色的期待为依据,个体通过学习社会公认和赞许的关于男女行为的各种准则和规范而获得对男性和女性的认知。
第三阶段:14~18岁,心理取向阶段。个体所持有的性别角色概念不再是以社会准则和规范为唯一根据,而是以男女各自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为主要依据。在此阶段,性别角色不再以生理性状和社会角色为主要内容,而以个体在心理上所表现出的性别特征为核心。
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基本上处于第二个阶段,很少有人能真正达到第三个阶段的标准。也就是说,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多数还是社会取向的,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是在对社会文化的不断学习和社会中的各种教化的宣传因素的影响下获得的。其中,社会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的获得起了重要作用。例如,动画片中的小白兔、小羊、小鸟往往采用女性配音,以体现温柔、软弱、被帮助;而狮子、老虎、黑熊采用男性配音,以体现有力、侠义和凶悍。这种电视中两性人物被赋予的不同性别特征,成了青少年获取性别角色的主要渠道。可见,青少年对男女两性的认识基本上就是通过社会文化要求和社会角色期待为依据的。
3. 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各个学派的心理学家就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理论观点。
(1)心理分析关于性别角色的观点
该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以同性别家长自居的过程而学会性别概念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内化了父母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并接受了父母关于性别的许多价值观上的认识。
在婴儿期,男孩女孩都认同自己的母亲,随着年龄成长,女孩与母亲间的认同比男孩与母亲的认同要强烈,特别是到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女青少年继续以母亲为模式,表现更为女性化的行为举止。而男孩的发展模式与此相反,他们不断与母亲分离,根据与女性的差异确定自己的身份。到青春期,男青少年表现出更为刻板的传统性别角色。
心理分析理论能用生物学因素解释性别角色获得,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该理论缺少实验支持,忽视了文化环境作用,招致了许多批评。
(2)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的。该理论认为,在儿童早期的某些行为中,可能共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但是只有符合自身性别的角色才会得到正强化,而那些从社会眼光看不符合儿童自身性别的行为会不断减弱或消灭。例如,女孩子帮助母亲做家务被看成是懂事的行为而得到他人的表扬,而男孩子则可能因此而被看成是没出息,这样就强化了女性就应该做家务这样的性别角色。同时,儿童也能从周围年长儿童那里,学习性别类型化行为。通过这种经验的积累和对他人观察、模仿,儿童逐渐地发展起来了性别角色概念。
对青少年来讲,父母对青少年“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在性别角色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同时,青少年对生活以及电视、电影中榜样人物的观察学习和模仿也是其获得性别角色的重要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把性别角色的发展看作是通过观察、模仿,不断强化而获得的,这较之精神分析理论有一定进步意义。不足是没有进一步分析儿童内在特点在男女两性性别特征形成中的中介作用及其实现过程。
(3)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
性别角色的获得并不需要学习多么复杂的知识,它是受个体的自然成熟及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儿童只有首先形成关于其性别的认知结构之后,才能表现出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例如,一个男孩会说:“我是一个男孩,所以我要做‘男孩’的事情。”
对青少年来讲,认知发展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青少年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性别色彩,他们开始关注自己作为一个男性或女性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是否与自身性别同一。例如,她们会思考“我现在的这个样子像女孩子吗”等等。简言之,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变化的结果使得青少年形成了稳定的性别角色。
该理论强调认知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有一定进步意义。不足是缺少实验支持,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儿童是根据来自主观和客观的、有关性别的各种社会性信息,不断地检验、修正自己的关于性别的假设,最后建立起一种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性别角色模式。
>>>第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章 <<<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