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八章-> 第三节 -> 第二个问题 -> 亲子关系
二、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青少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换句话说,人际关系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谓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对青少年而言,主要的人际关系有三种类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一)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现代我国的家庭极大部分是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儿童没有兄弟姐妹,在这样的情况下,同伴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对青少年更是如此。相对儿童期而言,青少年与同伴共度的时间显著增加,彼此的互动更为频繁、复杂、持久。这时,儿童期同伴互动中的“性别对立”现象逐渐消失,青少年开始将更多活动指向异性,异性间接触显著增多。友谊作为青少年间的一种主要同伴关系,占据重要地位。青少年友谊关系的亲密程度显著提高。
    在青少年期,大多数的同伴关系可做三个方面的划分:一是个人友谊,二是朋党,三是团伙。团伙是最大的、最松散的青少年同伴团伙。团伙成员通常是因为大家对某一活动有共同的兴趣而聚在一起。朋党则规模较小,成员之间关系更为亲密,凝聚力比团伙更高。不过和友谊相比,朋党的规模大一些,亲密度也差一些。友谊作为青少年同伴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意味着更加忠诚、坦率。在青少年期,友谊对青少年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1. 具有最特殊意义的同伴关系—青少年的个人友谊
    在青少年这一特殊的过渡时期,具有支持性的特殊的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对个体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1)友谊的功能
    友谊(friendship)是和新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歌德曼(Gottman,1987)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  
    第一,陪伴。友谊给青少年提供了熟悉的伙伴,他们愿意呆在一起,并参加一些相互合作的活动。例如,许多青少年喜欢在周日或节假日时与朋友聚在一起,或者学习或者娱乐,而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在家活动。
    第二,放松。青少年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刻。例如,男同学喜欢与好朋友玩球来放松心情,体验快乐;女同学则通过与好友谈心、逛街,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时光。
    第三,工具性支持。友谊会提供给青少年大量信息、资助和援助等。例如,当青少年遇到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时,通常会向好友倾述,寻求帮助;学习中共同的参考书、资料一起分享在青少年中也是常事。
    第四,自我意象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慰藉、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获得自我同一性。例如,挫折时,朋友的一句肯定话语,可以像“定心丸”一样,抚平他们脆弱的心,让青少年重新认识自我。
    第五,社会比较。青少年通过与朋友的比较可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明确行为的适当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青少年需要朋友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所作所为的对错,从而走出误区。
    第六,亲密。友谊关系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彼此依赖的友好关系,友谊双方可以自由表露自我,彼此分享秘密。例如,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可以毫不羞怯的把自己最个人的、最稳私的事情讲给心腹知己。
    总之,与童年期相比,青少年有更多的亲密互动(如分享秘密),青少年更多地从朋友处寻求支持陪伴,更多地依靠他们获得肯定价值和亲密感。
    (2)青少年友谊的特点
    青少年的友谊往往有下面三个特点:
    ①选择性
    青少年结交朋友是有选择性的。一般说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地域型,即家住的比较近,如同一个小区住的同学易成为好朋友;第二种是相似型,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相同的性格作为交友基础,例如,男同学间很容易因共同喜爱足球而走到一起,成为好朋友;第三种是互补型,以同学间的长处和短处为交友基础,以便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例如,性格外向、直率、脾气暴躁的人与性格内向、耐心、脾气随和的人易成为好友。总的来讲,在交朋友时,青少年一般要求与自己兴趣相同、有相近的价值观。
    ②亲密性
    随着独生子女增多,孩子们的世界越来越小,他们热切渴望同龄人的理解、支持。青少年时期,是也同性伙伴敞开心扉交往的加速期,同伴关系十分亲密。这种亲密性表现在他们重视朋友,感觉朋友比父母更知心、更亲密。例如,许多连家长都不告诉的知心话、秘密,他们往往向好友讲。同时,朋友间对学习、体育、音乐和服饰等也都有着共同的看法和兴趣。这种相似的生活经历、相当的知识水平,共同的兴趣爱好,使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呈现了亲密和谐的色彩。他们能真正了解朋友间感受,并做到真诚坦率,共同分享。
    ③稳定性
    在小学时期儿童还难以把友谊同团伙、朋党分开,但到了青少年期,个体已开始认为友谊是唯一的个人关系了。人的年龄越大,外部情景性因素对他的友谊关系的影响就越小。例如,儿童的依恋心理需要经常强化,否则会很快消失。而到了青少年期友谊保持的时间逐渐加长。一方面是由于兴趣和爱好的稳定性提高了,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智力的发展,儿童整合相互矛盾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而将一些细节放到次要地位,这在人际关系上则表现为宽容态度增长了。所以,友谊不在由于一些琐事产生的矛盾而结束,比较稳定。
2. 青少年的异性同伴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期,也是异性交往的频繁期。这个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来得复杂,比成年时期的婚恋显得微妙,比任何年龄的同性和异性交往都难以驾驭。同时,这个时期的异性交往又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人本身就是充满感情的生命体,从小到大,我们就不断地渴望被爱和爱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到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的情歌时,会有美的感觉。两性之爱原本就应该是美丽、纯洁和高尚的。作为青少年来讲,异性交往有利于增进他们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促进人格的全面和健康发展。所以,了解青少年异性交往,并帮助他们解决在异性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1)异性交往的发展
    异性交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形式。3~4岁的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性别意识,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两性的本质差异。他们一块玩耍,天真无邪,不避人眼。进入小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以后,他们开始避开异性同伴,加强同性伙伴间的关系。到12~13岁,男女生表现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间抵触很大。在14~15岁,异性交往有了明显不同于以前变化,他们交往明显打破了性别的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更愿意与异性同伴在一起。16~17岁,学生对异性的消极感觉几乎全部消失,并且异性友谊更接近成年人的异性友谊。例如,一个女孩子在青少年早期会在男孩子面前表现一些粗鲁与敌意的行为,排斥对方;随着性成熟,在异性面前就逐渐变得彬彬有礼、温柔顺从,并尽量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以博得对方的好感。到青春中后期,只要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一出现,就有可能进行个别异性交往,陷入爱河。
(2)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特点
    伴随着青春期到来,性发展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青少年异性交往从无特定对象的群体交往过渡到与特定异性同伴的个别交往,出现异性相吸、个别交往的现象。在交往过程中,青少年容易发现对方美好的一面,彼此互相谈心,交流观点。
    第一,青少年的恋爱呈普遍化和低龄化趋势
    对于当代城市的独生子女,蒙在“性”上的神秘面纱早就被日益发达的信息传媒冲击的所剩无几。从言情小说、网络游戏、VCD、录像片到海外影视中常有的“暴露情节”,都促使青少年出现了性早熟。伴随着性早熟,青少年的恋爱年龄也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当你漫步于黄昏的校园,会发现许多成对的少男少女在树下、湖边,窃窃私语,谈天说地。据调查,目前青少年的恋爱年龄大多在初中阶段,小学也有相当大的比例。看似还未长的小学生就已知道了在私底下讨论某某和某某好上了、谁又喜欢谁等问题,并且情书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手中传来传去也不是什么罕事。
    青少年初恋除了具有低龄化特点,还有普遍化趋势。在十年前,中学校园里谈恋爱的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如今却是随处可见。在青少年眼里,谈恋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几个哥们或好友聚在一起,时不时还要比一下谁的女朋友最好。可见,恋爱之风在青少年中已经遍地开花。
    第二,青少年异性交往中包含有朦胧的性爱因素
    青少年时期的异性交往与童年期最大的不同,就在对两性的认识上。童年期,男女同伴的交往没有明显的两性意识。到了青少年初期,男女学生开始对异性同伴产生朦胧的神秘感和渴望,有的开始了“一对一”的交往。
    尽管如此,其初恋行为基本呈“青梅竹马”式。以清纯的亲密异性交往活动为主,不同于成年人的恋爱行为方式,他们更多的是思想情感的交流,学习、生活乐趣的分享。有调查表明,青少年约会最经常做的事是看电影、吃饭、逛商店、逛校园、开晚会。70.5%青少年与初恋对象约会的内容是一起聊天、玩耍,而拥抱接吻的不足20%,许诺结婚和有性行为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面临孩子、学生的早恋,家长、教师不要惊惶失措,应指导、帮助青少年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在了解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有关特点基础上,指导青少年处理好这种关系,让青少年掌握异性交往的技巧,学会在正常的社会场合对异性持有适当态度和行为方式,为踏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3. 影响同伴接纳性的因素
    接纳性是指儿童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在青少年的同伴交往中,会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同伴接纳水平。首先是受欢迎的孩子,他们经常被同伴当成是最好的朋友,很少遭到同伴的讨厌;其次是受忽视的孩子,他们很少被当作好朋友,但是也不被讨厌;第三类是遭拒绝的孩子,他们很少被认为是谁的好朋友,并且大家都讨厌他们;第四类是有争议的孩子,既被当作某些人的好朋友,又被另外一些人讨厌。
    怎样才能被人接纳和喜欢是一个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话题。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认为有下面几个因素影响着青少年的同伴接纳性。
(1)美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其它任何一封介绍信都更具有推荐力。”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外貌有一种特别的注意力,并且容易使人产生好的印象。我们不能否认,很多长相漂亮的女孩子总是赢得很高的“回头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喜欢美的东西,是一种自然的倾向。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爱美之心,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向前发展,我们才从愚昧走向文明。
    但是我们最经常犯的错误是将美泛化,认为一个人长得漂亮,就一切都好。实际上,语言美和气质美比美貌更重要,更使人产生美感。所以,青少年朋友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形象”产生焦虑,只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重视对自己的形象塑造,培养自己的能力,优化自己的性格,拥有了内在的更具魅力的美,那么你就可以充满自信地与别人交往。
(2)行为特征
    美感固然会成为受同伴欢迎的重要因素,但若行为不适当或有反社会行为,则同样不受欢迎。据道奇(Dodge,1983)的调查发现,友好、亲社会、有反应和积极交往往往使儿童易于被同伴接纳。相反的反应和反社会行为则可能引起同伴的拒绝。一般来讲,参与校内俱乐部和参与各种校外社会活动是青少年寻求社会接受的一种途径。
    研究表明(弗伦奇和韦斯,1995),学龄儿童中受人欢迎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举止平静、出色,善于与人合作、帮助他人;而被拒绝的儿童的行为特征是非常活跃的、任意吹牛而且势利、喜怒无常、富于攻击性。
(3)认知技能和交往技能
    认知技能与交往技能都与青少年是否被同伴接受有联系。智力与被同伴接受程度有正相关。在许多团体中,智商高的青少年更受欢迎。
    此外,最受欢迎的青少年都善于交往、能恰当使用交往技能。在一个新团体中,那些对他人表现积极反应、有一定交往技能的青少年是受同伴欢迎的。而受他人拒绝的往往缺乏接近他人的技能,表现出交往笨拙的青少年,例如,他们常用无关谈话去打断其他同伴正在进行的交往,较多表现与他人的不一致等等。所以,青少年是否在同伴团体中占有一定地位,与其交往技能有重要相关。
(4)个人品质
    青少年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外部因素固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内在因素。要获得社会接受,个人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青少年的研究指出(Tedesco&Gaier,1988),在友谊关系中,人际因素比成绩或物理特征都重要。这里的人际因素指性格特质、个性、亲密感等;成绩则是指学业成绩和突出的运动才能;物理特征包括外貌和有没有钱这样的物质条件。可见,个人品质比学业成绩、相貌更为重要。
    此外,家长的教养方式、姓名、出生顺序以及个人获得的成就,也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地位和受欢迎程度。国内最新一项研究也表明(程利国,2003):不同的社会行为、不同教师接纳水平、不同学业成绩及社会策略对同伴接纳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我们要鼓励青少年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交往技能,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发展社会性,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第 章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