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八章-> 第三节 -> 第二个问题 -> 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地、君、亲、师”,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师生关系的传统。之所以把师生关系放到如此高的位置,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确切地讲,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与青少年保持长久而密切关系的主要成年人。
    师生关系是一种很微妙的感情,它可以亲如父母的疼爱,也可以诚如朋友间的率直,而它本身又带有一种别的交往方式所不具有的威严性、权威性、直接性。因此如果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善加利用,完全可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
1. 青少年师生关系的一般特点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甚至高于父母。他们认为教师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对教师的要求视为“圣旨”,几乎能无条件服从,对教师的判断,他们很少怀疑。所以这时期大部分儿童和教师的关系都比较友好。
    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动摇,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信任、佩服的程度下降,而是以一种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老师。表现为青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有所怀疑。
    具体讲,师生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生交往中要求更多的独立与尊重,同时也企望关心与抚慰;第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变得更注重其理智作用,否认其准监护者角色;第三,青少年与其教师在情感上的亲密联系开始具有选择性;第四,青少年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更全面、更深刻;第五,青少年在师生交往中常体验到“角色冲突”。由于他们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师的助手、合作者,又是教师的对手,接受教师评价、批评。同时,他们也是同伴团体成员,服从同学意愿,因而多重角色间常发生冲突,在内心产生矛盾。

案例库:搭起桥梁——“新旧人类间的沟通”
2. 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影响
    对教师来讲,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无一不是通过与学生的交往来完成的。青少年与教师交往主要在两种场合,即课堂上和课外。在不同场合,师生关系有不同类型,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1)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往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于表情或其他方式。这种交往有单向的、双向的和多边的:
    ①教师和全班同学的单向交往。这是最传统的教师讲课的情境的特点,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或提出要求,但不要求学生即时的反应,不问学生的愿望,结果形成教与学的分离。处于这种类型时教学效果最差,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和相互间的冷漠。
    ②教师与全部同学发展双向交往。教师寻求反馈,以弄清学生是否明白讲课内容,这就给了他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学生的误解的机会。这种类型的效果尚好,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途径。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倾听学生说话时的反应方式,这将影响师生之间能否建立满意的关系并进而有效的交流。
    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往。这时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因为此时学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这种类型的效果较好,是班级中效率较高、成员易于形成交往技能、团体气氛最好的一种沟通模式。
(2)课外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交往是有区别的。课堂上的交往是围绕教学过程展开的,而课堂外的交往在内容与形式上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是课内交往的延伸与继续,又是师生间建立坦率和友好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堂外的师生关系,从其交往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正式的交往和非正式的交往。
    ①正式的交往表现在教师是作为中学生班级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员、指导老师或作为中学校团的辅导员,而与学生发生联系。例如,教师在组织的每一次团日活动和班会中,都会与学生进行广泛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
    ②非正式的师生交往可以是教师在节假日参加学生的游乐活动,也可以是课间休息时师生间的交谈。例如,教师在元旦晚会上与学生共同畅饮;和学生一起去春游、滑雪等都属于此类交往。
    通过课外的这种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彼此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师生关系。在课外交往中,教师应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个性的显露中,师生关系会变得更亲近、更自然。
    总之,课堂内、外的师生关系影响着青少年的各方面发展,学生在和教师的自然交往中,学到了交往的语言、交往的规则,提高了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建立良好的、多形式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 章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