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三章 >>第二节 反思后的胜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从脱胎换骨到唯我独尊

     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朝廷奉行无为之治,对地方采取放任的态度,使得诸侯、豪强做大,肆意妄为,形成各自的割据势力范围,同时边境告警,匈奴肆意抢掠,汉朝政府无力与之抗衡,只得通过和亲和赠送财宝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在貌似盛世的表面之下,已经掩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急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抵御外侮,对内加强中央集权。但黄老的学说不能实现以上的要求,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来打破僵局,在时代的感召下,汉武帝“恰好”登上了帝位,董仲舒“恰好”重新改造了儒家的思想,当汉武帝“恰好”下诏征求治国方略的时候,董仲舒“恰好”抛出了《举贤良对策》,而新版儒家思想“恰好”满足了汉武帝的需要。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以《公羊春秋》为基础,将周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同时又兼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的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所谓“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之间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董仲舒认为,天必定会给即将称王的人某些征兆即“授命之符”,王者如果贤能的话,天必会降下“祥瑞”来赞美他;王者如果残暴的话,天必会降下灾祸来警告他。总之,统治者是由天选定的,只有统治者可以和天沟通,如此以来,统治者就贵为“天子”,这样就为统治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使得统治者更加至高无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在官方历史中,记载皇帝降世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奇异现象的缘由。

     既然统治者受命于天,那么万物都应当受命于统治者,大臣受命于统治者,各个封国的诸侯更应当听命于统治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是“大一统”学说,大一统论证了君王巩固其中央集权的合理性。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学说。这一举措似乎是在向几十年前的法家示威。做官之人一定要懂得儒家思想,用儒家方法来治民。此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这虽然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但却是统治者加强了思想的控制。

     “天人感应”和“大一统”都论述了君主中央集权的合理性,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那么提出这种主张的儒家学说自然收到了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也愿意将这种为统治者辩护的思想树立为国家的思想。因而,统治者接受了“独尊儒术”主张,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终于确立起来。




    上一页   第4页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