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三章 >> 第三节 儒与士的融合

第三节 儒与士的融合

     历经磨难的儒家,终于在汉武帝时期迎来的自己的春天,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儒家的至尊地位也是经历了一个时期才得以确立。在确立的过程中,儒家采取了很多办法:用教育和功名来改造读书人,用抬高孔子的地位和儒化社会风气来引导百姓。

一、儒学的经化

     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得儒家的典籍损失殆尽,部分儒家典籍是通过被藏到墙壁中才得以“幸免于难”。秦朝灭亡之后,西汉废除了《挟书律》,在秦朝有所收敛的百家重新活跃起来,但已不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盛况,当时很多被秘藏起来的儒家典籍纷纷再现人间,归隐山林多时的儒家之士重新出山。

     汉武帝同意了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建议,由于秦始皇的粗暴手法在客观上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汉武帝有了前车之鉴,并未采取暴力的手法来统一思想,而是用一种温和的、缓慢的方法,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在当时的首都长安设置“太学”,其中专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孔子编定的《诗》、《书》、《礼》、《易》、《春秋》,因此董仲舒也开始受命重新编订五经。儒家思想由平民的显学,一下子跳到了官方的学科,儒家的典籍也一跃成为了作为教科书的“经”,成为了官方的必修课,儒学终于成了学术权威。“经”的原意是织物上纵向的纱或线,跟“纬” 相对,后来也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著作;此外经还有“常道”之意,即永恒不变的真理。儒家典籍被提升到了“经”的高度,也就披上了永恒真理的外衣。

     《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曾对前人流传下来的诗进行了整理,共305篇,包括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书》则指《尚书》,尚同“上”,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时间跨度自尧舜至东周1500多年,主要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内容的记录,孔子曾经编订《尚书》。《礼》又称《礼记》是对《仪礼》的解说,从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对于《仪礼》的解释后来编订为《礼》。《易》自然是《周易》也叫《易经》,被称为儒家经典之首,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春秋》又称《麟经》,是由孔子编订,关于鲁国的一部编年史,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四年间的鲁国历史。由于孔子将自己的思想暗含在了《春秋》之中,后人就将明褒暗贬的修辞手法成为“春秋笔法”。相传孔子在编订《春秋》的时候,曾听闻出现麒麟,便认为自己的学问已经到了尽头,就此封笔,因而《春秋》又得名《麟经》。



    上一页   第5页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