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第七章 --> 第一节 责任、同理与关注
 
 

 

  接着,我们来探讨第二个关键词:同理心。同理又叫同感,也就是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在替代性情感体验中理解他人的行为的思维。
  同理心的定义: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同理的前提:放下自己的固有的思维定势,放弃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结构、道德判断以及价值取向,无条件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去重新评估对方遇到的困惑以及内心的愿望。但是,同理心并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因为同理心不仅仅需要辨识、反馈,而且其前提就是首先同意对方的观点,当面临与对方相同的境况时,做出与对方相似的思考,之后再反思这种思维以及行为方式的不足。
  同理心具有两大准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

  同理心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同理心要求老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师居高临下,主观妄断,往往会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走向学生的反面,最后不仅没有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反而使问题学生成为自己的对立面。老师往往喜欢尊重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常带有蔑视、侮辱的态度,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公正对待,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发生问题时不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解决问题。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说,平时的许多精力都花在处理成绩差的学生所发生的问题上,原来这些老师不知道,成绩差的学生频频发生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师不能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尊重,不能以同理心实现与他们的沟通。
  其次,同理心还要求老师必须真诚面对学生,信任学生。师生沟通是有效实现教育的必经途径,老师真诚面对学生,信任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真诚面对老师,信任老师,这样师生之间才会有心灵的沟通。有的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常常把自己对学生的真实态度隐藏起来,以一种“打官腔”的方式谈一些大道理来教育学生,学生在听得摸不着边际的情况下只好把自己的思想深深地隐藏起来,表面上很干脆地表示同意以求早点让老师结束空洞的说教。可见师生双方在缺乏真诚、信任的情况往往进行的是无效的沟通。
  再次,同理心要求老师尽可能地体谅学生,真正地理解学生。我们要求老师教育学生时不能体罚学生,但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我难以想象众多的学校在给问题学生种种强制性处分时到底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具体的感受,但我想,不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惩罚带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是伤害,而走进学生心灵的惩罚必须真的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善意,这就要求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注意体谅学生,理解学生在问题发生过程中的处境,引导学生向善的方面转化。最后,老师在实现师生沟通时,不能把同理心与同情心混为一谈,更不能把同理心理解为认同和赞同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同理心要求沟通双方平等相待,互相尊重,而同情心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怜悯,同情方拥有的是帮助人的优越感,被同情方得到的只是被帮助时产生的自卑感,因此用同情心去沟通,是背离教育的本质要求的。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固然需要尊重和理解,但更多的是要老师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如果把同理心误认为认同和赞同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教育就失去了导向作用,也就不能实现培养人的目标。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