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网络课程

 

(第十二章)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三、组织讨论

     ()讨论法及其适用条件

    讨论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或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地说服他人,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讨论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不能盲目使用。一般来讲,讨论法适于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某些高度不一致的学科领域,如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哲学等,其中的许多概念和原理都存在着争论,比较适合用讨论法。

    △在学习中,某些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的答案的问题。

    △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查时。

    △当教学目标不是传授新知识,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时。

    △要完成态度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时。

    △当班级纪律较好,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时。

    在新知识的传授阶段,或学生的准备不充分时,以及教学目标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些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等技能时,不适宜于用讨论法。

     ()有效地组织讨论的技巧

    有效地组织讨论的要点如下:

    △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

    △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由教师提供一个要讨论的议题,通常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本身要明确,是学生感兴趣的且有言可发的。讨论进行中要始终围绕着这一议题进行,要防止谈论与此议题无关的话题。

    2.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

    讨论的议题确定后,教师要在讨论前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议题,并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作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学生的背景知识不充分,讨论时,学生的发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发表一些空洞的、无价值的议论,而且常常跑题,更多的时候是无话可说,这样的讨论无异于浪费时间。

    3.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与讲授法相比,教师在讨论中应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教师不再以权威的身份提供信息,不要对学生的回答作权威的正误判断,也不一定非得将讨论引向一个预先确定的结论。在讨论中,教师经常要做的事情是鼓励,邀请学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将学生的发言要点记录在黑板上(但不评论),要求学生进一步论证或澄清自己的观点,指出学生发言的相同论点以及不同点,总结已经取得的进步。

      4.讨论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当学生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做一个小结。对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阐明自己的看法;要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一时想不通,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能强求学生接受。

 主    页  教师简介  课程简介  在线学习  案例实验  教学大纲  学习资源  影音资源  思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