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网络课程

 

(第四章)第一节  概念学习

 

    二、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

   (一)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不言而喻,能够影响概念学习难易程度的因素首先就是其定义性特征的多少与具体程度。一般来说,越复杂的概念其具有的定义性特征就越多,而无关特征也越多,因此就不好分辨;而定义性特征是否具体、明确、突出,就更是决定概念学习难易程度的关键了。比如,“民主”这个概念,它的定义性特征就是抽象的,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用某些人的话说,它具有“模糊边界”。因此学习这类抽象概念比具体概念要难得多。在实际生活中,这类概念往往要通过掌握“原型”来获得。

   (二)原型

    原型是指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很多情况下,人们不是通过定义性特征,而是通过原型来掌握和记忆概念的。比如,一提起“水果”这一概念,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这一定义,而是苹果、梨、桃等具体的水果形象。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提供了鲜明、恰当的原型,也是影响概念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讲授概念方式:

    除上述两个因素外,影响学生概念学习的还有教师教授概念的方式。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解概念并呈现事先备好的样例或原型,学生被动地接受,就很难使其留下深刻印象。若是让学生在听完讲解和实例后,自己主动地再举出一些实例,老师给予评估,则学习效果会更好。因为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会使其认知系统的各个部分更充分、协调地发挥作用。同样道理,孤零零地讲授一个概念效果不会很好,而结合了上下文情境的概念就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讲“虚荣”是指“表面上的光彩”,学生不一定会产生深刻理解,而如果结合莫泊桑的《项链》来讲“虚荣”,则学生就会豁然明了了。研究证明,学生每使用一次概念或是在新的丰富的情境中遇到同一概念,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

   (四)概念间的联系

    影响概念学习效果的因素还有,此概念是否与学生已掌握的其它概念有紧密而明确的联系。如果此概念能够与学生已有概念形成具有等级性的概念系统,那么这一概念就很容易被学习和记忆。概念系统最典型的等级表现是具有三个等级层次:处于第一个层次上的概念最具概括性,被称为上级类概念(上位概念);处于第二个层次上的概念具中等程度的概括性,被称为基本类概念;处于第三个层次上的概念则具有最具体的特点,被称为下级类概念(下位概念)。例如家具(上级类概念)→桌子(基本类概念)→电脑终端桌(下级类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三个层次的概念系统。一般认为,基本类概念既具体又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学生最先掌握的也就是这些基本类概念

    根据概念间的联系方式或层级关系的不同,概念学习也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几种不同的方式。下位学习是指要学习的新概念是一个下位概念,学习者用已知的上位概念同化一个下位概念,使之获得意义。下位学习又分为派生的下位学习相关的下位学习两种。所谓派生的下位学习是指所要学习的下位概念完全可以从上位概念中派生出来,通过学习,原有上位概念的外延扩大,但内涵不变。所谓相关的下位学习是指要学习的下位概念不能从原有的上位概念中派生出来,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具有相关的关系,通过学习,原有上位概念的内涵要发生一些变化,如扩大、限制或深化等。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知的下位概念基础上,概括出一个新的上位概念。并列结合学习是指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不属于上下位关系,而是处于同一层次上,并具有某种类比关系。

    除了上述概念本身的特点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因素外,学生自身的因素也能影响他对概念的学习。比如学生在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经验、民族、语言能力以及其使用策略上的个体差异等等。但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概念学习,对其它学习和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就不在这里详细论述了。  

 主   页

 教师简介

 课程简介

 在线学习

 案例实验

 教学大纲

 学习资源

 影音资源

 思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