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三章-> 第二节 -> 第一个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新需要同原有的心理水平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经过一定的历程实现,在此过程中,有它固有的规律,影响心理发展的不同因素都在这些规律的制约下发生作用,谁都不能违背。
    一般来讲,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顺序,这个顺序既不能颠倒,也不能超越。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的速度大体上是相似的。例如,个体在童年期时,都表现为其身体和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自上而下和自中心向边缘的,即遵循着头尾法则(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延伸到身体下半部)和远近法则(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又如,在情绪发展方面,任何人都是先出现情绪,再出现情感。此外,即使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个体思维的深度、范围在一定程度表现出差异,但其发展顺序都要经历由“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逻辑抽象思维”这样一个过程,谁也不能跨越前一阶段,直接达到较高的阶段,更不能把发展的顺序逆转。
(二)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一方面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表现为连续性,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又存在间断现象,表现为阶段性。这种连续性和阶段性正好体现了心理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量变实质上就是说心理发展过程中同一阶段中各种能力的发展,质变则是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一些代表新阶段的要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的阶段要素而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的,同时,这一阶段蕴含着萌发下一阶段的要素,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例如,埃里克?艾里克森(1968)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充分说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认为人的生长包括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完成特定的发展任务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外,少年时的逻辑思维以经验型为主,但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要用具体的形象来支持;到了青年中期后,经验型的思维逐渐被理论型的思维所取代,但也离不开已有的经验等,他们可以通过对经验和材料加以理论证明,发现其规律性。
(三)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一般而言,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心理发展也会表现出某种普遍性或相似性。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也存在个别差异性,即同一规律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又会有它不同的表现。例如,个体的心理发展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此外,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和个人特点是贯穿心理发展始终的,心理发展的共同性也是建立在相对差异存在的基础之上获得意义的。例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则反应迟钝;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则沉着内向。
(四)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速度。就程度而言,指在一定的阶段内心理特征表现得是否鲜明;就速度而言,指心理特征出现时间的早晚及经历时间的长短。一般而言,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的不同进程;同时,也表现在同一机能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有时候发展速度比较平缓、均衡,有时候发展速度加快,程度加深,出现质的变化。还是以思维发展为例,从小学毕业到初中一年级前后,是青少年思维加速发展的阶段之一。抓住青少年思维发展中的这一重要时刻,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有可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这些是心理发展的特点,同时蕴含着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反映着人类心理发展的进程。



       >>>第 章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