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力的理论
智力研究的历史在起伏跌宕和争论对峙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趋于科学。回溯智力运行的航道,不难发现,有关智力理论的研究好似一片神秘的绿洲,充满着新鲜和挑战。在这片绿洲上,许多心理学大师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和时代的强音。其中,直到今天仍受瞩目的有以下几位: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因此,它是智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理解智力实质的关键和基础;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仅表现于个别特殊的课题中,因此,它不是智力研究的重点。但一个人能否完成一项任务,则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L.Thurstone)首次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论。他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基本心理能力学说,认为人的智力主要包括七种基本的心理能力:词语理解能力、词语流畅能力、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能力和推理能力。塞斯顿曾经认为,他的七因素论和斯皮尔曼提出的一般因素(G因素)是相互矛盾的,他所提出的这七种基本能力是相互独立的,并不存在一个一般因素。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七种基本能力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如果对塞斯顿的七个因素进行第二级因素分析并找出一个一般因素,那么斯皮尔曼的理论将得到支持。
(三)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1966年,卡特尔(Cettell)在斯皮尔曼和塞斯顿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人的智力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即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这种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如知觉、记忆、理解、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由于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所以它们受教育文化的影响比较少。晶体智力是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大部分是从学校中学到的,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是个体经验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说,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任何一种智力活动都包含这两种智力,我们很难将它们分开。
(四)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论
英国心理学家弗农(Vernon)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在1961年提出智力的层次结构论。他认为智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并把智力分成四个层次,这些层次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位于最高层次的是一般因素(G因素);第二层次分为两个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群,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群;第三层次又将第二层次的两个大因素群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因素、数量因素、机械信息因素、空间信息因素和手工操作因素等;第四层次为各种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其实,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是在斯皮尔曼的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
(五)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他否认一般因素(G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他把智力分为三个维度:操作(心理加工过程)、内容(加工的信息类型)和产物(要求的反应类型)。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系指智力的加工活动,它根据测验时所给予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它们是测验时给予的信息,是智力活动的对象与材料;产物分为六类: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指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由上可知,人的智力结构就可能包括5(操作)×5(内容)×6(产物)=150种因素或不同的能力。
(六)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斯腾伯格(S.Sternberg)在1985年出版了《超越IQ》一书,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从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及知识经验与智力的关系来阐述智力的结构,并集中强调了元认知成分在智力结构中的核心作用。智力的三元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智力经验亚理论(experienti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和智力情境亚理论(a contextu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成分亚理论是智力三元论的核心内容,它阐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过程;经验亚理论是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处理新异情境的能力和心理操作的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情境亚理论则说明智力各成分在适应当前环境、自我成长以及与个人生活有关的新环境等过程中的作用。
在这三个亚理论中,斯腾伯格重点解释了成分亚理论。他认为,成分按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元成分(metacomponents)、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和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s)。元成分用于实现控制的加工,包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计划、控制和决策。操作成分用于任务操作时执行不同的策略,它倾向于自动进入到解决任务的各阶段,这些阶段包括对刺激的编码、刺激间的联合或比较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知识获得成分用于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包括习得各个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基于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的教学及评价方法
(七)戴斯等的智力的PASS模型
1990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戴斯(J.Das)和内吉莱里(J.Nagilieri)提出了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模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缩写为PASS)。该理论侧重于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描述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过程。它以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的大脑三级功能区学说为理论基础,对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编码加工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计划系统是智力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系统。
戴斯等人认为,人类的智力活动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注意—唤醒系统、编码—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
(1)注意—唤醒系统。该系统是影响个体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和作出计划的基本功能系统,在智力活动中起激活和唤醒作用。其功能与鲁利亚提出的大脑皮层一级功能区的功能相吻合。
(2)编码—加工系统。该系统是智力活动中主要的信息操作系统,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它可以把大脑皮层的整合活动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同时性加工过程(即同步地整合刺激,主要是空间整合)和继时性加工过程(即将刺激整合成暂时性的系列组合)。其功能与鲁利亚(A.Р.Лурия)提出的大脑皮层二级功能区的功能相吻合。
(3)计划系统。该系统是整个认知功能系统的核心,负责认知过程的计划安排,在智力活动中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策略,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它对注意—唤醒系统和编码—加工系统起监控和调节作用。其功能与鲁利亚提出的大脑皮层三级功能区的功能相吻合。三个功能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同时又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执行各自的功能。
:基于戴斯PASS智力模型的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方法
综观以上各位心理学大师的理论,不难发现,尽管他们对智力结构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就是在这一次次对问题的沿革中,推动着智力理论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