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力测验
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要鉴别这种差异,人们经常采用智力测验。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教育者能够了解青少年智力的情况,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合理地选拔人才。科学的智力测验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了科学智力测验的先河,随后,比纳—西蒙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使智力测验的研究一步步走向科学,走向完善。
(一)比纳—西蒙量表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Binet)和西蒙(Simon)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纳—西蒙量表。这套测验由30个从易到难的题目组成,以完成题目的数量来确定儿童的智力高低。1908年,比纳和西蒙根据量表的使用情况,对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量表的测验项目增加为58个;按年龄对测验项目进行分组,3-13岁每1岁为1组,每个年龄组的儿童中有一半能通过的项目就属于这个年龄组的项目;以智力年龄(mental age,MA)来确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从操作上讲,智龄(MA)是以儿童能通过哪一年龄组的测验项目来计算的。比如,一个儿童通过了一套7岁组的全部项目,其智力年龄就是7岁。如果他还通过了8岁组的2个项目(代表4个月),那么其智力年龄便是7岁4个月。1911年,比纳和西蒙对量表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订,该量表对项目进行了增删和重排,对每个项目组的项目数量予以平衡;并将年龄范围扩展至成人,增设一个成人组。比纳—西蒙量表用智力年龄作为智力的标准,解决了对评定结果进行解释的问题,在智力测验的研究史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同时,由于它对弱智儿童诊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智力测验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传播。
(二)斯坦福—比纳量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托尔曼(Tolman)对比纳—西蒙量表进行了修订,在1916年发表了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39个)是新增的。斯坦福—比纳量表经过1937年、1960年、1972年、1982年、1986年等多次修订后,成为当代应用最广也最具权威的智力测验之一。适用的范围从2岁到成人,另外,还增编了测验复本,施测时可以交替使用。与比纳—西蒙量表相比,斯坦福—比纳量表的最大改变是将原来表示智力高低的心理年龄用比率智商来表示。比率智商就是指个人的智力年龄(MA)与其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比值。即
智力年龄(MA)
智商(IQ)= ———————— ×100
实足年龄(CA)
比如,一个实际年龄为7岁的儿童,若他的智力年龄为8.5岁,那么他的智商就是8.5÷7×100=121(通常小数可以不计)。
智商还可以用来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聪明程度进行比较,例如,一名5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6,则其智商是120;另一名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1,则其智商是110,可以看出,尽管两名儿童的智力年龄均比实足年龄超出一岁,但通过智商比较可以发现,第一名儿童比第二名更聪明一些。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939年,韦克斯勒(Wechsler)编制了一套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用于测量16—60岁的成人,而后他又分别编制了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1949)、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1955)、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量表(1967)。1974年发表了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版,1991年,又再次进行了修订。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韦克斯勒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上标准差的观念来表示智商的高低的,即把智力测验结果的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使其平均智商分数为100、一个标准差为15。
即:离差智商=100+15Z(Z为标准分数)
这样就可以根据测验结果来推算个体的智商在群体中居于什么位置。相对于比率智商而言,离差智商有其特殊的优越性。比率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与年龄的增长是不同步的,不是所有的智力都是终身增长的,智力的增长也不是匀速的,因此,比率智商尤其不适用于成人和老年人。而离差智商克服了这个缺陷,它以个体在同龄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代表个体的智力水平,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客观科学。如今,离差智商在智力测验中已经广泛推广。
目前,智力测验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育、人才选拔、临床诊断、职业指导等各个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已经具备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潜能。但是,如果只就智力测验的结果来评定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是不够的,因为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存在着其它非智力因素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要把几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对智力测验分数的正确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