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四章-> 第三节 -> 第二个问题
二、青少年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起点,当今世界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无不源于人们的细致观察。而青少年是否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对于他们在校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观察力,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在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支配下,按照一定计划进行的知觉活动。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越具体,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精确,越显著。实际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好像都明白了观察的任务,可一检查教学结果,却没达到预期目的。这是由于有些学生对任务细节并不清楚,有些学生嘴上说懂其实没有真正理解,有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把观察任务忽视了等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让学生预见到观察对象的各个侧面,减少观察的偶然性和自发性。随着观察的深入和观察行为的增加,教师要帮助学生自觉独立地提出观察目的,拟定观察计划。这 样学生的观察力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系统的训练和提高。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有的学生了解了观察任务,但不知该从何入手,往往顾此失彼。这时教师应该给予方法指导,使观察活动有步骤地进行。例如,教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按次序逐项观察,顺序方式可以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结构顺序由上而下、特点顺序由显到微等等;还可以启发学生运用眼看、耳听、用心思索等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以保证取得全面的观察效果。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达到观测的深入细致,进而能够提取事物的本质特征。
3.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其观察质量
    “谁知道的多,谁就看到的多”,一个知识贫乏、经验不足的人,对相应事物不可能作出全面的、深刻的观察。因此教师不但要在平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活动以积累知识经验,而且在组织课堂观察前,还要指导学生寻找必要的资料,复习相关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籍。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储备知识的做法比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方法要好,学生印象深刻,运用更灵活。
4.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观察的作用
    教师不但要用语言讲述观察目的、制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方法,而且要在观察中提出补充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活动的深入,在观察后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指出暴露的问题,如遗漏了什么、忽视了或忘了什么等等。教师的言语生动、形象、具体,学生的观察就会明确而顺利。同时由于学生归纳能力有限,教师对所观察事物相同点、不同点等的描述,就会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区分标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据此自己分析和判断观察对象,总结观察效果,真正提高分析、概括和区别事物的能力。




     >>>第 章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