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力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策略的运用,因此向青少年介绍一些重要的记忆策略是提高记忆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介绍几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1.重视复习,善于复习
遗忘是记忆的相反过程,它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有效手段。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遗忘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绘制了“遗忘速度曲线”。它表明,刚刚记住材料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遗忘速度很快,两天后就慢了下来,也就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使所学的知识得以保持,必须及时复习,例如当天所学的知识当天或第二天就复习一遍,这样才能使记忆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痕迹,避免遗忘。除了做及时复习外,复习中还要注意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的材料有干扰,使人回忆后学习材料的成绩下降。反过来,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所学材料的回忆也有干扰,就是后摄抑制。例如我们在背诵一篇课文时开头和结尾部分较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则最难记忆,时常出现错误。因为课文的开头只有后摄抑制的干扰,结尾只有前摄抑制的干扰,而中间既受前摄抑制干扰又受后摄抑制的影响,当然效果就不好。研究表明,前后两种学习材料越相似,前、后摄抑制的干扰就越大,相似程度达到50%时干扰最大。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不要把相似的学科安排在一起,最好是文理交叉,搭配复习。
2.运用联想,积极实践
由于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所以运用联想把本来不具有意义的抽象材料与生动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加强记忆的直观性,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可以把地形与其他学生熟悉的形象联系起来,意大利像只皮鞋、青海省像只熊猫;把富士山的高度12365英尺记为“一年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由于诗歌比其他文字材料容易记忆,那么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点把所记内容编为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记起来也会更轻松。除了联想,我们还可以采用的记忆术有记笔记、写批注或心得、制作资料卡片等。外国有句谚语: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因为记笔记或写心得时已经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再加工和深入理解,而且便于及时有序地进行复习,因此它是增强记忆效果的好方法。另外,对所记材料进行比较、分类、分段、拟定小标题或提纲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3.调节情绪,减轻疲劳
很多研究表明,人在情绪愉快时记忆的效果又快又牢,因此尽量要使学生在完成记忆任务时保持偷快的心情,至少也应做到平静轻松、没有负担。因为只有精神放松,才能让脑细胞保持良好的状态。相反,当人焦燥不安、紧张沮丧时,记忆的效果是较差的。另外还需要注意疲劳的干扰,如果无休止地让大脑紧张活动,不仅造成人的身心疲惫,而且有损身体健康,记忆的效果也不好。因此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是提高记忆效果的重要方面。
4.明确目的,树立信心
人脑记忆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而信心则是学生发挥其记忆潜力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记忆长处,帮助他们建立成功记忆的信心。例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比如有人用书写的方式记忆效果好,而有的人则善于通过听觉来记忆,有人习惯于在寂静环境下记忆,而有人却要听着轻松的音乐才能静心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忆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充满信心。
明确的记忆目的是有效记忆的另一个条件。记忆目标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要求长期记住的材料比作一般了解要求的材料记忆效果好;要求精确记忆的知识比要求记大意的材料效果好。因此,要想把知识记牢,就要给学生下达“记得准确、记得永久”的任务,明确要记什么、怎么记、为什么要记、哪些是重难点,集中注意力攻克难关。还要进行过渡学习,也就是说当达到勉强背下来的程度还要多学几遍,这时的记忆效果才会得以巩固。
5.动脑动手,多实践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学生用装好的圆规画图,另一组学生先把零件装配成圆规后再画图,然后出其不意地让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第二组学生画得非常正确,而第一组学生画得很不准确,许多重要部件没有画出。这说明实践活动对增强记忆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东西注意了细节,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也剌激了脑细胞,使其保持了敏锐和活跃,增强了记忆效果。因此,青少年学生应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在实践中保持旺盛的记忆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