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九章-> 第一节 -> 第二个问题
二、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青少年时期顺应自己性的生物学特点和性别的社会性特点的种种心理过程。”这一时期,由于脑垂体产生的促性腺素打开了性腺活动的大门,使得沉静的生殖器官蓬勃地发育起来。特别是随着性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由此引起了青少年性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并反映出明显的性心理特点。就青春期而言,从性意识的萌芽到爱情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异性的疏远期
1.异性疏远期主要发生在青春初期
    这一时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理出现了明显差别,使得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自身所发生的急剧变化感到茫然与畏惧,对异性产生了心理封闭,本能的对异性产生了暂时的疏远,同性交往的趋向增强。例如,青少年出现不愿与异性同桌,与异性同桌划分“三八线”等现象。
2.由于生理发育的特点不同,男女生在异性疏远期的表现有所不同
    就生理发育而言,女生要比男生提前两年,这时男生就会对女生的变化由开始的惊奇、尴尬到后来的逐渐疏远,甚至由此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但是等到男生发育达到成长高峰时,女生又出现一种“相见不相识”的陌生感。男女学生的这些心理状态是疏远期的特殊表现,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一二年级,持续时间为一年。随着青少年对自己和异性性生理、性心理的了解与适应,他们之间的交往障碍会逐渐消除。
(二)长者敬慕期
    在青春发育的中期,中学生常常会对周围某些在文艺、体育、学习以及外貌上特别出众者(多数是同性或异性的年长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鸣,仰慕爱戴,心神向往。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长者敬慕期。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之所以敬慕长者通常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异性年长者比年龄相当的异性有较明显的成熟特征。年龄相当的异性,虽然亦有所表现,但远没有异性长者的外在特征明显。因而,就异性的吸引力而言,异性长者占据着明显优势。二是异性长者对青春期的不安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长者的呵护使不少青少年产生了“爱情错觉”,认为这是异性长者对自己的“爱”,因此就对异性长者产生崇拜、向往、倾慕甚至爱恋。
(三)异性向往期
    青少年随着身心两方面的不断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发育产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他们渴望了解性知识。到了青春发育的后期,他们又进入了异性向往期,即男女之间又有了一种喜欢接近的需要,他们愿意一起学习、工作和活动,并且希望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接触,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刻意的修饰打扮自己,想以良好的自我形象吸引异性的注意。另一方面,他们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以各自的优点来博取异性的喜欢,例如送生日礼物、送贺年卡等,少数人还会大胆的写信以表达爱慕之情。


       >>>第 章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