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第三章 教师,职业、事业与专业之争 --> 『资料1』
 
 

『资料1』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叶澜


  近年来随着对基础教育新的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明晰,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内有关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集中讨论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它应以承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关于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一定的要求为标准。它是由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被公认的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规定:首先,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因此,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任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教育。同时,每一个专业还必须有与其他专业相区别的专业要求,方能具有独立专业的资格。第二,作为专业的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把社会利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从业精神。也就是说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第三,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如对从业人员的聘用、解职、与专业业务相关的权力(如医生的处方权)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其表现形式有:专业工作者必须有专业资格证书,入职、聘用、解职有严格具体规定,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以标志专业水平的差异,职称的晋升需经过专家评审等等。在上述三条标准中,我以为第一条是基本的,它直接决定了第三条。第二条反映了专业在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社会价值、公众对它的需要和期望,因此专门提出了职业道德要求;但这种道德要求不是盲目的、靠宗教式的信仰就能实现的,它要求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的性质和意义有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能自觉实践,做到自律;所以,实际上与第一点的要求是依然相关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并非由职业内部自封即可,它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同,并确立了一整套制度后,才会真正获得专业地位。若某种职业从性质上看具有专业的意义,但实际专业化程度却不够,往往会被称为“准专业”,尚需经历一个专业化过程。
  在对专业标准有了一般理解后,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讨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教育的需求与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强,在当今的时代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之理性认同,也随教育自身的发展而日益加强。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联合建议《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写道:“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1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关于教育应该是专门职业的强调。20年后,在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工作组发表的、引起世界广泛注意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中,人们看到的则是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对提高教育职业专门化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如何提高教育的专业化水准的积极建议。报告在“概要”部分集中表述了这些意向:“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要赋予他们新的权力委以新的责任,面向未来,重新设计学校”。“为了建立这样一支专业队伍,……工作组号召在教育政策上做如下幅度较大的变革。建立一个全国教学标准委员会,……它负责确定教师应达到的高的应知应会标准,并为达到标准的教师颁发证书。”“改组学校,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校充分享有决定最好地满足州和地方对儿童培养目标要求的权力。同时学校对学生的进步负责。”“把取得文、理科学士学位作为学习教学专业的前提条件。”“使教师的薪金和职业前途能够堪与从事其他专门职业人员的工资和职业前途相匹配。”〔2 〕从以上较为详细摘录的引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专业”标准在教育中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且看到提高教育专业化水平,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也是非常迫切且有大量工作要做的。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在国内,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还只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对教师就业的学历标准早有规定,并且已列入了教师法,但与国际上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比,标准偏低。即使如此, 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未达标。1995年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确定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但该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尚需时间。党和政府为提高教师的地位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显著成效,但与赋予教师职业的社会重任比还不相称。从认识方面看,问题更为突出。在公众和社会舆论方面,对教师职业强调的要求主要是道德方面,诸如热爱儿童、有奉献精神、以身作则、认真负责等。对业务方面,突出的是传授知识的要求。中小学生所学内容的浅显性,使相当多的人并不看重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特殊能力。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多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敬业精神与师德方面的表现都有所滑坡,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原有的道德光亮也随之有所减弱。
  在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我们已有相当规模和多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1997年还开始了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试点工作,说明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受到重视。但忽视教师职业专业化时代要求的倾向仍然存在,这与专业意识不清晰是直接相关的。办学部门、教育研究人员对教师专业性的一般概念与具体标准缺乏认真、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教学计划中自然就难以全面体现专业目标要求,造成还是依传统的教师观去设计教师培养的方案,专业训练仅限于开设数量相当有限的教育学科课程与教育实习。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是另一种倾向,偏重于围绕教材变化的学科知识再学习和教学方法、技能、备课等操作性训练。以上问题造成教师教育中职业专业性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后果是:一方面某些用人部门并不重视教师聘用过程中和就职后专业基本要求的达到和提高。有的人相信教师的成功是靠天赋与个人努力,有的人更相信高学历与一般能力在教师工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本人对职业缺乏专业感,缺乏以专业人员标准要求自己的方向感,有关教育行为的规范更多来自传统和上级。在我看来,后者是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消极后果。它会导致即使努力工作的教师,也未必能对高质量的教育作出富有成效的贡献,导致教师自身的发展受阻。
  由此可见,要建设一支能胜任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重任的新型教师队伍,必须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深入研究对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意识与水平,应是未来教师培养的核心任务。

  具体地说,我们探求的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的要求的重要方面。教育这个事业在21世纪将对人类社会、时代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因此它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尤其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认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奠基部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其基础的地位是不变的,所变化的只是如何确定基础的立场和具体的任务。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加速,使人们在确定基础教育的任务时更强调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强调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立足于未来、为了未来来确定今日之“基础”的涵义与基础教育的任务,成了当代基础教育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未来性的特征。生命性在基础教育中特别被强调,因为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处在人生童年期和少年期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年幼、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学习,一方面又处在生命中充满活力和潜力、多方面都需要发展和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重要时期。这是人生最集中的一段学习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宝贵但自己却并不知晓其价值的时期。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作用特别重大,他不只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这一阶段,而且有可能对其一生产生作用。这是最需要优秀和出色教师的人生时期,需要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整体性和童年、少年期对于生命的独特重要价值,并善于开发生命潜力的教师。基础教育的社会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基础教育的任务和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和出色的公民。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和千家万户、生活社区、城市、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向社会和全体公民负责,紧密依靠社会和社区开展工作是基础教育社会性的重要特征。
  对以上三个特性的认识为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提供了理性的依据。新的基础教育观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位。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这与传统教育中把基础主要定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等本身应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更强调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反映。“发展”作为一个中心词,在基础教育价值定向中应得到充分具体的体现。
  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在状态,而不是它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传统观念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主要看作是把人类已有的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不会把教育仅作为一个灌输的过程,把学生当作一个可装大量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形成技能、技巧的人。除此以外,学生观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差异性、个别性的尊重,正像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优秀教师热爱青少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他们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3〕
  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等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次,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教师。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处于未来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也是要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同时还是需要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尤其是未来的教师都将是终身学习者,是精神生活的富有者,他不仅应有强健的自然生命力,同时有旺盛的精神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惯与能力。
  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两门学科的性质可以是临近、相关的,也可以是相距甚远的,由学习者根据本人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这部分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与非教师的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相比,教师有其特殊的专业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这不仅是因为不能把不准确和错误的东西教给学生,还因为只有在对知识和技能准确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教师才有可能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的进展状态,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不要把知识讲错、习题做错上。其次,教师要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这使教师有可能与传授相关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上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第三,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这些知识的意义在于使教师能在教学中把学科知识与人类的关系、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揭示出来,使科学具有更丰富的人文价值,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的愿望。最后,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远远超出学科知识所能提供的价值。上述四方面的要求都服务于教师教学的成功,使教师具有丰富的、扎实的知识底蕴,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能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符号形式存在,以推理、结论方式出现,而且能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能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三个层面属教育学科类,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过去在教师培养中尽管也包括此类知识,但大多停留在一般理论与教学法方面,过于简单,并没有突出教师认识学生与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在这方面,未来教师要加强有关对象——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它们之必要都是由未来教师承担的工作和角色的丰富化决定的,也是与要求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是研究者,教师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能为教育事业和科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直接相关的。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三层面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只有实现了整合,而且这种整合了的专业知识表现为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表现在教师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发展性时,它才充分显示出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对丰厚而独特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绝对不比其他专门职业低。
  最后,当今社会赋予未来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就需要新的能力。在此,我们尤其强调下列三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一,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人—人为主的工作系统。尽管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加速,教师的部分工作将被计算机或其他技术手段代替,但是,学校教育作为人—人系统的本质不会改变,越是具有人性的丰富性的工作,机器越不能代替。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恰恰是更强化了教师作为人的作用,其中最根本的是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个体人格的影响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教师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里的他人,首先是指学生。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都离不开与学生对话和沟通,建立起你—我关系。教师还是群体中的一员,他需要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教师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区各有关机构中人员的关系,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总之,教师的工作是为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活动,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工作,故理解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
  第二,管理能力。这与前面提到的传统观点有共通之处,因为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推卸地承担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但我们理解的管理不只限于方法,首先,更重要的是按教育目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这种能力对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其次是作为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更要具有使管理本身也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把学生管理工作,变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让学生在为集体贡献过程中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舞台。教师具有这样的管理能力,就不会把学生仅仅作为管理对象,把他们管死,而是把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形成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集体,为人人能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平等地位、能为集体作出自己的奉献,又能从集体中汲取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而共同努力。
  第三,教育研究能力。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以往对教育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科研能力在此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教育研究成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他自己创造着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教师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同时,教师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会使他十分看重对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这是未来教育十分期望实现的价值。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它既是上述诸方面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实现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付出的心血之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这就是我们期望的未来教师的理想风采。在我们的身边已经能找到这样的教师,然而在未来的社会中,这将是一支值得人们敬佩和国家引为骄傲的、由千百万教师组成的大军。中国教育的未来将在他们手中诞生,而他们,将在今天已经开始、随着新世纪临近而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诞生!
注释:
〔1〕引自[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 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页。
〔2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266页。
〔3〕引自方燕萍编译:《教师应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 载《教育研究信息》1997第4期。
【责任编辑】郭文安

 
 
<1><2><3><4><5><6><7><讨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