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三章 >>第四节 儒化百姓

第四节 儒化百姓

     儒学通过教育和仕途已经把天下的士子牢牢控制在手中,为了统一思想加强君主对思想的控制,同时为了儒化天下人,彻底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开始向百姓渗透,加强对百姓思想的控制。先秦的儒家仅仅是士阶层的显学,如果控制了天下百姓,那么儒家就真正成了平民的“显学”。

一、 孔子入圣

     由于当时的读书人仅仅是百姓之中的一小部分,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百姓进行普及的儒家教育,这种做法虽然效果很好但却缓慢。由于百姓的文化水平都很低,缺乏分辨和思考能力,因此只要对其采取“愚民政策”即可。既然皇帝是由天任命的,贵为天子,那么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就应当成为“圣人”。其实入圣并非孔子本人的意思,而是在孔子的弟子看来,孔子“贤于尧舜远矣”,理应给其封号为“圣人”。

     先秦时期,儒家弟子将孔子抬到圣人的高度是为了提高儒家的地位以博得统治者的重视,而在西汉时期,将孔子圣人化不仅是为了抬高儒家地位同时也是给百姓树立一个信仰,使百姓把孔子作为自己敬仰的对象,把对孔圣人的盲目的崇拜,变成对儒家思想的盲目尊奉,而汉朝自汉武帝始便是采用儒家的思想治理天下,那么百姓当然要服从汉朝统治者,因为他不仅是天的代理人,也是“圣王”,是圣人辅佐的对象。

     在西汉成功“入圣”的孔子,不仅是儒家的圣人更加成了全社会的圣人,是天下人顶礼膜拜的对象。既然孔子成为“孔圣人”,那么圣人编订之五经也应该是神圣无比的,将儒家的典籍神话了,之前介绍过经的意思是“常道”,那么五经所讲之内容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世真理。

     孔子入圣固然可以提高儒家的地位,但也为儒家士子也为自己设置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过分抬高孔子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后世的儒家学者在对孔子的盲目崇拜之中难以有所突破,后世关于儒家的典籍,多是为六经作注,之后孟子为“亚圣”,在思想上再也没有人可以超过孔孟。


    上一页   第7页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