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二章 >> 第三节 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变化
第三节 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变化
一、河流的补给
补给类型: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和高山积雪融水补给等。具体来讲: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河流的汛期出现在雨季。如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因而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的汛期为冬季;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较均匀,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流经地区,冬季往往严寒多雪;随着气温的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汛期多出现在春季或初夏。如由于积雪的融化,我国东北的河流会形成春汛。
(3)冰川融水:多为内陆地区的河流,水源来自高山地区的冰川,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汛期出现在夏季。如我国西北地区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4)湖泊水:对湖泊以下河段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削减河流洪峰,在枯水期补给河流,增加河流的径流量。
(5)地下水: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但补给量较小。
世界上的河流普遍是靠雨水、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的,所以一般河流的径流量都有季节性变化。
二、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河流的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即河流横断面)水的体积。河流径流的变化作为河流的水文特征之一,它取决于河流的补给形式。其实,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河流径流变化特点取决于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等特征。因为气候特征决定了河流流域内的降水形式、降水数量和降水时间,气候特征的气温高低影响着河流流域内是否有冬季积雪、冰川(冰雪)融水补给,地形特征的地势高低决定了河流流域内是否有冬季积雪、高山冰川(冰雪)分布,即是否有冬季积雪、冰川(冰雪)融水补给。
(一)季节变化
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的水源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是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的;以积雪融雪和冰川融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融雪,融冰量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故其径流量的变化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地下水稳定可靠,故河流径流量几乎无季节变化。任何河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补给形式,具体看主流。
|
主要补给 |
分布 |
影响因素 |
径流特点 |
外流河 |
大气降水 |
东部季风区 |
降雨量 |
夏秋多,冬春少。4、5月珠江水系进入汛期,6月江淮地区河流进入汛期,7、8月华北、东北河流进入汛期。南方河流汛期长、流量大,北方河流汛期短、流量小。东北河流还有春汛现象(积雪融水补给) |
内流河 |
冰雪融水 |
西北内陆地区 |
气? 温 |
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流量小,甚至断流。常形成季节性河流 |
(二)年际变化(即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变化)
(1)降水量少的地区,年际径流变化大于降水量多的地区,因为降水量大的地区,水汽输送量大而且稳定。
(2)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年际径流变化大于以冰川积雪融水或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3)平原和盆地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值大于相邻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因为高原高山地区多地形雨,其变量小。
(4)流域面积小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于流域面积大的河流。因为大河积水面积大,且流经不同的自然区域,各支流径流变化情况不一致,丰水年枯水年可以相互调节。
我国华北及淮河流域年际变化最大,次为东北,再为长沙流域、华南和东南沿海河流,西北内陆以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年际变化最小。河流年际变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地气候的变化状况。掌握河流年际变化规律,对充分利用水资源、兴修水利工程、防御自然灾害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