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二章 >> 第七节 河流所面临的问题
⑥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⑦海洋沙漠化。目前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⑧人为热释放。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⑨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黄河不断流。
四、水土流失
农业经济活动出现以后,人类按自然规律办事,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生产,在可能得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如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农业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又为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但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也遭到了自然界无情的报复。
由于人口的增加,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尽快摆脱贫困而大量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垦山种粮,致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水土流失产生的河流泥沙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尽管河流泥沙可以通过淤灌改善灌区土壤,但这仅仅是“蝇头小利”,水土流失使农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危害农业生产,淤积河道、水库、缩短水利设施的寿命,甚至导致水库报废,河流改道。自然植被的减少,尤其是森林植被的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致使河水暴涨暴跌,使下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或加剧下游干旱程度,都造成重大损失。
五、水污染
1、污染来源与危害
(1)死亡有机质: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造纸污水, 农业污水, 都市垃圾
A: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 危及鱼类的生存。
B:导致水中缺氧, 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因能够分解有机质, 维持着河流, 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 变臭, 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
(2)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化工, 药厂排放, 造纸、制革废水, 建筑装修, 干洗行业, 化学洗剂, 农用杀虫剂, 除草剂
A: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 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 引起生态破坏。
B: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 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C: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 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