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学课本中的初唐诗歌的教学
本章的教学内容:(4课时)
第一节:唐诗的分期及其繁荣情况 第二节:唐诗繁荣的深层原因
第三节:开阔眼界:初唐重要诗人、诗歌介绍 第四节:中学课本中的初唐诗歌的教学
本章的教学内容:(4课时)
第二节:唐诗繁荣的深层原因

     汉语诗可以彻底对偶: 例如:杜甫《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诗型:视觉、听觉极为整齐。 音调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意义:

“星”对“月”,“垂”对“涌”,“平野”对“大江”,“阔”对“流”。全联是静对动,广阔对悠长,立体对平面。

例如:拜伦: “my boat is on the shore, / and my bark is on the sea” (“我的小船在岸上,/我的小艇在海上“) 由于英语诗有连词and,所以很难彻底对偶。 1·1·4汉语诗的句法:灵活性。

a\省略人称及主语(普遍性)。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没有时态变化(绝对时间)。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c\动词没有“性”的区别。 古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d\词汇凭所处具体位置与前后联系,变换各种词性。 杜甫《春望》“城春草木深”之“春”,变化的过程(动)和结果(名)。e\省略语法性虚词(纯粹感觉)。

王维“日色冷青松”。

2、经济空前繁荣:物质丰富。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精神自信。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3、科举取士制度。

     隋唐以后,用科举制选拔人才。科举始创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经宋、元、明、清,至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止,延续1300年之久。 唐代形成了较完备的制度。设科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常科,主要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一是制科,也称特科。而进士尤受尊崇,得第也最难。 写诗是入仕必备素养。 白居易:“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岁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与元就书》)。 李贺:“七岁能辞章······每日出, 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新唐书》本传)。 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唐代诗人对功业很有信心,“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旧唐书·高适传》)。“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上一页 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