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以此建立密度概念;对比速度概念的建立,学会总结密度的定义、意义及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了解常见物质密度的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到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法来建立密度概念;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用对比、类比的方法总结得出探究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让学生乐于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展的作用。
㈡ 主要探究内容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鉴定物质的一种方法。
㈢ 探究的能力要求
1、根据探究要求设计实验,能利用天平、刻度尺、量筒(杯)测量物体的质量、长度、体积,并能正确计算。
2、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建立密度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的基本技能。
4、教学要求建议:
提高难度:不仅要求测量出能沉没于液体中物质的密度,也能测量出如木块、泡沫等常态情况下漂浮于液体中物质的密度;测量时要求学生既能对比实验方案的优劣、缩小实验误差进行筛选探究方案,也能够对实验可行性进行论证。
降低难度:只要求学生能测量出沉没于液体中的物质(如石块、金属块)密度;只要求学生能设计出测量一般固体物质、液体物质的密度,不要求对实验方案的优劣进行筛选,也不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㈣ 探究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㈤ 探究的媒体与器材
体积不同的物块A、B若干个、液体C、天平、量筒、烧杯、多媒体等
㈥ 探究课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播放买酒的录像剪辑,观察打酒的提子,不同规格的提子,打出了不同质量的酒。说明了什么?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什么关系?
2、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⑴ 提出猜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⑵ 学生设计实验。(用不同种物质作实验验证猜想)
⑶ 交流实验的设计方案,表格设计。
⑷ 进行实验,填写数据。
⑸ 分析与交流,得出结论。(数据处理有两种方法:列表法与作图像)
3、讲解密度
⑴ 定义:
⑵ 物理意义:
⑶ 公式:ρ=m/V
⑷ 单位:主要单位:kg/m3。常用单位:t/m3、kg/dm3、g/cm3
4、解决实际问题
⑴ 鉴别物质。
⑵ “铁比棉花重”、“油比水轻”的含义。
⑶ 电影特技镜头的解释
⑷ 用打一斤酒的提子来打一斤牛奶,卖牛奶的人同意吗?
5、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6、作业
⑴ 调查不同季节液化气价格不同的原因。
⑵ 观察加油站的价格表,分析相关的问题。
㈦ 板书设计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