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黄色图标,展开子目录!
 
凸透镜成像之——教学设计方案


  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并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会用数轴来分析数据。
  2、过程和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他们善于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大胆猜想,勇于探究的科学的奥秘;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并让其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㈡ 主要探究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
  建议:提高难度:声在探究出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出像的虚实的分界点(焦点)、实像的大小分界点(二倍焦距处),在理解实像时应明确物距变化时,像如何变化,像距如何变化;在理解实像的问题上-----物距变化时,像如何变化,像距如何变化;在理解虚像时应知道物距变化时,像如何变化,像的位置如何变化。
降低难度:即能探究出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就可以了。

  ㈢ 探究能力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㈣ 探究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内容
  2、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

  ㈤ 探究的教具、实验器材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大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十四组)、教师自制课件。
  ㈥ 探究课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今天你们不是学生,而是小科学家,我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以下,那就是照相机可以把很大的景物照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保存下来,而幻灯机却可以把它们投影在大大屏幕上,他们都使用了什么光学器件?可为什么作用却完全相反呢?
  2、提出问题
  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放大镜,它是哪种透镜?如何知道的?
  请你们通过他看你们书上的字,能看见什么样的像?
  你们能看见放大的像,还能看见什么样的像呢?再试试看。
你们还看见了缩小的像,他和放大的像有什么区别呢?还会不会有其他特点的像呢?
  你们在看不同的像的时候,放大镜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我的问题是:凸透镜成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3、猜想与假设
  由学生随意猜想:可能与焦距、物距、像距有关。
  介绍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他们和焦距有什么不同?
  4、设计实验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物距、像距和焦距呢?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测量它们呢?介绍光具座。
  我们用什么来充当物体呢?为什么?
  我们怎样找到像的位置呢?此时所成的像应该是什么像?怎样知道像的大小呢?
  为了找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应该记录哪些数据呢?怎样记录?
  我们要怎样设计表格?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实验更方便呢?
  学生自行设计表格,老师推荐


透镜焦距
f/cm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放大或缩小

像正立或倒立

实像或虚像

像距v/cm

 

1

 

 

 

 

 

2

 

 

 

 

 

3

 

 

 

 

 

4

 

 

 

 

 

5

 

 

 

 

 

6

 

 

 

 

 

7

 

 

 

 

 

8

 

 

 

 

 

  根据学生的凸透镜的不同焦距,由学生自定物距,老师推荐:焦距内两组,焦距外到2倍焦距之间两组,2倍焦距一组,2倍焦距外两组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地方?
  5、交流与讨论
  从表格得到的数据分析,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从成像情况看,成放大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当物距减小时,像和像距是如何变化的?
  6、反馈
  这次实验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㈦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和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与物距和焦距有关
3、设计实验
4.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u=f时,不成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