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黄色图标,展开子目录!
 

探究物质的密度——
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学比较成功,教学思路流畅,师生互动活跃,思维点拨到位,多媒体使用恰当,教学特点展露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情景的创设比较自然,一段打酒的视频录像引发了学生深深的思考。让学生根据播放的买酒录像片断中,从“不同规格提子打出不同质量的酒”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用体积大小可以量质量,是不是酒的质量与酒的体积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引入自然,同时,也为学生的正确“猜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合作讨论方案,师生交流测量液体质量、体积方法,解决“液体残留”问题,减小误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交锋。教师能灵活驾驭课堂,机智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突发性问题,有效引导。在培养学生对各种物理量的正确把握上,处理得较好,特别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正确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说明执教者驾驭课堂能力较强。如学生在设计实验步骤“是先测烧杯与水的质量,还是先测水的体积”的处理这一问题上,处理得很细致,显示了执教者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第三、在处理学生对实验记录表格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到位,因此学生在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教师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来完成,促进了学生自主思考,自然探究,效果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合理地引申,又交给了学生另一种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图像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分析到位,让学生“跳一跳”,果子摘得到,效果显著,显示了教师合理利用教材的能力。

  第四、师生的互动交流密度大,分析数据时点拨学生的思维到位,形成结论水到渠成。师生通过对某一组中的实验表格数据的进行对比分析,共同归纳总结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不变的,在比较另外几组的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不同的,由此来建立物质密度的概念,以此推断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再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列表分析、画图像两种方式体会数据处理的不同方法,促进学生充分思维,通过对比速度的定义方式来加深对密度定义的理解,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第五、本节课的另一大优点是对媒体的使用合理,充分显示出媒体的不可替代性,特别是自己开发的图像数据处理软件,虽然只利用了一组数据,但也充分说明了问题。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