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黄色图标,展开子目录!
 
   大气压强之
  专家点评

  设疑导入,善于串联知识点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宋玲琳老师善于在教学之始设疑布阵,引导学生去猜测,去预估,去联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并有一种“欲知详情,就要去思考”的心情。
  ㈠ 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1、能较好地通过生动的引入;设疑、实验、观察、使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规律及大气压强的表示方法,突出了以实践、实验为研究手段,得出理论和规律,较好地使学生掌握的大气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能应用大气压强知识计算、解释、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塑料杯、针筒的直观观察,通过录像的演示实验观察和分析,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问题的态度。
  ㈡ 教学过程的评价。
  宋玲琳老师能够深入分析教材特点,抓住重点,学习兴趣以设疑、解疑、启发、引导为主体,以实验、观察依据,使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新知识,还能学到研究的方法,宋玲琳老师依靠教材的知识链条关系,将知识点的串联处理得完美无缺,充分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即是“兴趣―实验―应用”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宋玲琳老师充分尊重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象这节课一样,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操作实验,和本小组的同学们一起通过讨论逐步完善实验设计,并在老师指导下对比各种设计的优劣,最后得出最符合科学家思想的,最准确的实验方案,相信这种靠自己的探究得出的结果应该是最有成就感和印象最深刻的。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我觉得这是宋老师这节课最为成功的地方。同时,实验结果的严密推导,实验过程的反复斟酌,这些物理探究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必将对学生以后学习物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㈢ 学生学习活动情况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大,启发性强。
  2、变被动为主动,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参与性强。
  3、学生活动面广,能够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计算,消化当堂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解答了如“吸盘挂钩”为生活所应用大气压强的实例。
  ㈣ 教师素质方面
  宋玲琳老师语言简练,普通话标准,教态自然大方,教师基本素质好,语言生动且科学性强,富于启发性,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多媒体以及实验等基本教学手段的应用,设计合理。善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示引导恰到好处,教学环节注意承上启下,环环相扣,连贯性好,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㈤ 改进建议
  本节课体现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时间允许,(1)教师可将提问学生的范围适当扩大;(2)教师可将讨论步骤、方法、结果以及一些计算演示呈现在屏幕上。另外,在电教室上课,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和应用。(3)注意把握学生探究实验的节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纠正。
  (成都七中育才东区学校 陈汝威 特级教师)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