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黄色图标,展开子目录!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之
   教学反思


  此次探究课虽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还有很多教训值得借鉴,我从四个方面总结:
  1、引入实验的功能作用是激发兴趣和引入探究主题,应尽量使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实验现象,便于学生清楚观察。我开始的引入设计实验,准备采用光敏与热敏电阻的特性,制造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唐老师认为这样的设计会严重影响猜想环节的实施,我将它换掉了。后面,经过市区教研室老师的点评,才深刻认识到引入实验的重要功效:不止是为了激趣,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提问,为整节课探究作好铺垫。
  2、对教学细节的处理:对于探究式教学,大家都知道探究程序。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决定课的成败。在我以往的教书生涯中,我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学习。一旦将课堂有效的还给学生,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突发问题。比如在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个学生回答与温度有关,我继续问他:这样猜测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玻璃加热后会变成导体。我当时的想法是:学生在考试时,特别容易将绝缘体变导体的实验与金属丝加热后电阻增大的实验混淆起来,于是就将这个问题回避了。经过专家们的点评才明白,这个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正确的推断,非常值得教师的肯定。教师将这个问题回避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判断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为了能更好的主导开放式的课堂,我应在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方面下工夫,并不只局限于每节课的思考。
  3、我在上这节探究课之前,我对探究课的认识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重视探究过程,轻视探究结论的得出;重视学生探究的主体作用,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探究式教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较差。由于在方案设计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不能在方案中正确使用控制变量法,导致后面探究环节的失败。教师应在各个探究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谨慎的指导,既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探究效率,又能很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对教学语言的规范。我上课的特点是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语言的表达随意性较强。通过这次研究课,我注意在教学中打造教学语言:控制语速;规范使用物理术语;简洁明了的表达主题。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