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盛唐诗歌(之二)的教学
本章的教学内容:(5课时)
第一节:唐诗的时空意识 第二节:盛唐重要诗人、诗歌介绍。
第三节:教学法(一) 第四节:教学法(二)
第五节:教学法(三)  
第三节:教学法(一)
请选择泛例学习
唐诗教学法(泛例)
1.《静夜思》
李 白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4.《望天门山》
李 白
3.《梦游天姥吟留别》
 
盛唐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采用“意境分析”教学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学生实际:
学生对此诗表现出来的李白的个性和志趣很喜欢,但不知这样的运用了神话、想象的诗歌有没有意境。
教材价值:
借此诗让学生了解意境的本质和特殊表现方式。
教学误区
    此诗篇幅较长,但条理分明,过渡自然,理解此诗的文字并不算困难。教师最好利用此诗向学生解释,游仙诗也可以有意境,条件是形象鲜明,情怀惆怅,有人生感、历史感或宇宙感。

(一)备课资料: 孟浩然开元十八年(730)东游吴越,此诗当写于其时。
1、天宝三载(744),李白被放出都。次年十月后,由东鲁南游越中。此诗是行前留别述情之作。
2、天姥:今浙江新昌县东,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3、独树一帜的离别诗:以游仙的梦景来代替行前的留言。
(二)“意境分析”法教学步骤:
“意境分析”教学法定义
    本诗的意境十分独特。教师借助朗读和对诗歌的内容、主旨、语言、写作技巧等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去,使学生在冥想中体验原文内在的艺术想象世界——意境。此法适用于有意境的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1.分析原诗。 教师提出问题:诗的环境在室内还是室外? 床:井栏杆。诗的环境在室外。 1972年,郭沫若告诉女儿小昧,“床”有三解:一为卧具;二为安置器物之架;三为井栏。
2、让学生讨论思乡望月行为发生在室内还是室外。
上一页 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