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盛唐诗歌(之二)的教学
本章的教学内容:(5课时)
第一节:唐诗的时空意识 第二节:盛唐重要诗人、诗歌介绍。
第三节:教学法(一) 第四节:教学法(二)
第五节:教学法(三)  
第三节:教学法(一)
请选择泛例学习
唐诗教学法(泛例)
1.《静夜思》
李 白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4.《望天门山》
李 白
4.《望天门山》
 
盛唐诗:李白《望天门山》:采用“激趣”教学法。

望天门山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学生实际:
学生喜爱李白的性格和短诗。
教材价值:
借此诗让学生再次体会意境的内涵及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误区
    本诗抓住江上舟行的动感来写,把山水写得生动、逼真、传神,同时也传达出诗人此时的轻快心情。因此,最好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普通动词如果用得恰到好处,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另外,“日”也应是一个意象。

(一)备课资料: 孟浩然开元十八年(730)东游吴越,此诗当写于其时。
1、化景物为情思: 具体物象的描绘是为了传递和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
2、天门山: 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东称博望山,西称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
3、楚江: 流经楚地的长江。

(二)“激趣”法教学步骤:
“激趣”法教学定义
    教师通过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法适用于学生似懂实不大懂的课文。

上一页 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