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希望以上的论文与经验之谈能够引起教师心灵上的共鸣,如果能够为你了解孩子,或者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与孩子交往,那我已经很知足了!
对于一个普通老师,常常为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困扰,对孩子出现的诸多行为及心理问题感到迷惑甚至束手无策,因而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造成情绪及心理上的紧张与焦虑。针对这种情况,我可以给老师们一些建议:
其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作为一个影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观而真实地认识孩子。这需要教师具备开放与接纳的心态、对孩子行为和学习情况的高度敏感性,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同感、倾听能力等等。
我们很多的困扰、无助、愤怒与焦虑,往往源自于我们对孩子行为、内心需要及愿望的错误认识。而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未能与被教育者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是最讲究爱的教育。但是,如何播撒我们的爱,如何倾注我们的爱心却又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的关键之处就是保持好期望的距离。
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家庭教育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不尽相同的习惯、爱好、能力、行为、个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达到同样一个水准;有的学生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有的学生却总是拖拖拉拉、甚至在家长监督的情况下还很难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有的学生上课时比较安静,纪律性比较强,属于我们观念中的“乖”学生,而有的学生却会动来动去,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听一会儿课,做一下其它事情,甚至有的学生上课时还会时不时地干扰一下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的学生有很多的同伴和朋友,在班级中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欢迎,而有的学生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而有的学生却比较内向沉默,不愿表露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又怎能对他们有统一的要求呢?如果强求这种标准,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和痛苦吗?因此,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保持清醒的认识,才可以使自己的要求促进孩子的成长。否则,一旦我们盲目地要求孩子达到其他优秀学生才能达到的标准,势必既难为了孩子,又难为了自己。因此,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不能期望太高,同时也不能期望太低,把我们的期望调整到合理的程度,这样才可以保持以爱心教育孩子的目的。这就是第一点,保持好我们期望的距离。
从整体上认识孩子,而不是距离太近,致使让孩子的缺点充盈了我们有限的视野,这就是第二点,保持好观察和了解孩子的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曾提出的智力多元论,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加登纳认为人的智力不仅仅是语文、数学测验中测试出来的简单的分数,而是由多种维度组成: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思维智力、运动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感知智力、人际交往智力、深入人内心的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等。当我们评定一个孩子时,我们不能单单依赖其考试的分数断定其可能的发展,更不能以其某一相对落后的智力表现而否定了孩子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可能作业比较马虎,有的教师就会对其呵斥或批评,甚至会给孩子传达一无是处的暗示,无情地熄灭着孩子的自信。这个时候,老师由于距离孩子过近,看到的全部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没有退后一步,关注到孩子可能很会帮助他人,或者孩子在美术方面表现突出等等。这样我们就犯着以偏概全、就事论人,一叶彰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看待孩子时距离过近而致,让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因此,从整体上全面的认识孩子,同样可以展现我们的爱心,而且也保持了一份良好的心境,不会自寻烦恼,做一些不切孩子实际的、无理也无法实现的要求。
另外,对孩子行为的清醒认识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教育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比如,在教育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朗读课本上的文章时,总是出现跳读现象,漏掉几个字甚至几行字是司空见惯的事;上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总是东张西望,手上不停地摆弄各种玩具,甚至有时耐不住寂寞,找同桌或邻座搭讪;在家做作业时表现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之现象,拖拖拉拉,很少会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即使有家长监督,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在情绪上波动很大,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之小事或喜或悲,感觉有时非常敏感,有时又显得过于麻木等等。这些学生可能正在受着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这种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孩子在行为、学习、交往、情绪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异常现象。
然而,很多小学教师目前尚不知“感觉统合失调”及“学习障碍”的表现、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以及产生的根源,当他们遇到这类特殊孩子时,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或者简单草率的加以批评和斥责。我们为孩子失常的学习和日常行为焦虑不堪,我们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延续不断的失败与挫折,我们很多时候把问题自然而然地归结为孩子的心理发展异常,把责任推卸在孩子单薄的肩上。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表现,在教育上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信心,而不是流露失望,简单批评甚至听之任之。因为,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自身而言,已经是一种悲哀,是一种无助,是一种教育上的不公正。孩子已经蒙受了早期不良教育的阴影,我们难道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挫败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吗,难道我们还要吝惜我们教育的宽容与耐性吗?
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知识,我们就不可能客观的评价孩子出现的问题,更不可能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和矫正孩子,反而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失控,产生诸多不良的情绪和压力。
客观真实的认识孩子,还需要教师把孩子成长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待,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教育能力和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及其心理发展。其实,许多儿童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行为上,比如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具有攻击性行为,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低,过错或过失行为等等。很多类似行为都是在萌芽阶段,教师并没有采取相应方法加以矫正和塑造,反而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压制或强行剥夺,致使问题行为得到反面强化(特别对于那些家庭教育已经存在问题的孩子)。结果,我们人为地使学生的偶发行为发展成为不良习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孩子出现了问题,而是教师出现了问题,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互动出现了问题。儿童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水平和调节能力比较低,我们不能把过多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而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常常有老师跟我说:“我们班有个学生好像心理问题很重,你帮我搞定他。” 在教师的意识中,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是心理咨询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对学生行为背后隐藏的愿望、目的以及产生的根源不太在意,没有兴趣、也没有方法去了解。对学生行为和心理的深层次、全面了解,不仅让老师们深思特殊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帮助老师们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兴趣、需要,同时也让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