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六章 >>第二节 致"和"的方法

第二节 致"和"的方法

     当今社会需要和谐,而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呢?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儒家思想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契合,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儒家思想中合理的成分来为我们今天服务。那么儒家求"和"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中庸之道。

一、儒家的中庸之道

     儒家中最早提出中庸思想的是孔子,但真正将这种思想总结成书的是孔子的后人、孟子的老师子思,子思作《中庸》,后又经秦代学者整理,在宋代《中庸》获得重视,被提到了与《大学》、《论语》、《孟子》的同等高度,合称为"四书",朱熹曾作《中庸章句》。虽然后人对"中庸"做过很多研究,但是我们还是应当从儒家中庸的创始人孔子的中庸之道谈起。

     虽然中庸思想在儒家中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但这种思想却并非孔子本人首创,早在上古时期,尧、舜、禹就把"允执厥中"作为世代相传的治国方法,即实事求是的坚持中道来治理国家。孔子十分思慕上古的圣王,曾经称赞三皇五帝中的舜"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在孔子看来舜在处理问题方面坚持的就是中庸之道,那么所谓中庸也可以说就是"执两用中"。在这里孔子并没有给"执两用中"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是界定,只说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君子要做到中庸,要根据时事而"中"。后世朱熹曾经对此解释为"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朱熹先是提出了作为君子的要求,进而有对"中"做出了解释,"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瑾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也就是说这里的"中"并非是那种死板的、教条的规则,不是要求绝对的执取中间部分,而是要讲求"权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度的方法。

     孟子有对孔子的"执两用中"思想做了一定的解释和完善,因为"中"是难以把握的,"用中"很容易走向极端化其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孟子反对绝对性,他说:"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也就是说如果不懂得权变,那么所谓的"执中"和固守一端是没有区别的。笔者认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坚持适度的原则才可以真正的做到"中庸"。


    上一页   第3页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