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六章 >>第一节 儒家的"和"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第一节 儒家的"和"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由于发展过快、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等问题,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因此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力图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和谐社会也并非凭空而来的,现在的和谐社会是由儒家"和"的思想演化而来。

一、"和"思想的内容

     最早提出"和"的人是孔子,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本人非常重视人与人的相处,曾提出多项主张,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意在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面对不同于己的观点或主张的时候要"和而不同",分歧双方在讨论基础上可以保留各自不同的观点,但二人并不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反目,儒家中比较有名的和而不同的例子就是王安石与苏轼,二者的政见有很大的分歧甚至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但当苏轼身陷"乌台诗案"的时候,在别人都袖手旁观的情况下王安石挺身而出,上书皇帝为苏轼辩护。

     孔子的在"和"上的最高目标是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就包含着孔子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视。"仁"由"二"和"人"组成,也就是指群体的关系。孔子曾说:"仁者,爱人。"这就揭示了"仁"的涵义,虽然与墨家的不分亲疏的"兼爱"相比"仁"难免有些狭隘,但作为春秋时期的孔子,能提出此种观点已是难能可贵了。

     并且,我们纵观儒家的发展史,每一次儒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十分注意把握时代潮流,更重要的是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的、与己不同的观点,可以说儒家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儒家有着兼收并蓄的特点,这与孔子所强调的"和为贵"是分不开的。

     孔子曾游洛阳,看到东周首都洛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景象,大发感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游历洛阳之后看到一片和谐的景象,因此孔子才倍加推崇周礼,在有生之年游历各国向君主推销自己的主张以图恢复周礼,虽屡战屡败但依旧屡败屡战。

     到了荀子那里,作为以孔子继承人自居的荀子,将孔子"和"思想发扬光大,他的"和"思想包容的范围较孔子更为广阔,他不仅将人与人的相处看做和谐,更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人与天也应当在互不干涉的基础上和谐相处。在孔子那里,"天"是神秘莫测的主宰,因此"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在荀子这里却将至高无上的"天"看作是各种自然现象的总和,"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荀子•天论》)荀子揭开了"天"的神秘面纱,破除了孔子对于"天"的敬畏,拉近了天和人的距离。

     接下来,荀子又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也就是说,天的运动和变化自有其规律,与人之善恶无关。虽然"天地者,生之本也。"万物是有天派生出来的,但天本身却对万物没有支配的权力,万物有自由行动不受限制的权力;相应的,被称为"天"的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它们的存在与否、变化的速度等等都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只是遵循它们本有的规律。

     由此出发,荀子认为天象的变化、流星的坠落、天灾的降临都只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与君主的作为好坏无涉,君主的死亡不是上天的惩罚,国家的衰亡也并非所谓的"气数已尽",而是人自身所做行为的结果。

     有分则有合,荀子没有强调"明于天人之分",还强调二者之合。荀子认为,所谓"天道"是有规律的,"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也就是说,人要在充分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天道,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顺应天道者会带来福气,违背天道者则会惹祸上身。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