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六章 >>第六节 人性的和谐断定

第六节 人性的和谐断定

     儒家也是最早关心人性的学派,在对人性充分的反思和研究的基础上,孟子和荀子分别明确的提出了完整的人性理论,但二者虽属同一学派,其对人性的断定却是针锋相对的,可是我们也可以隐约看出二者提出各自的人性观点是为了维系社会的和谐。

一、孟子眼中的人性

     在孟子这边,"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在《孟子》中有很多关于人性的论述,比如《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在孟子眼中,怜悯、善良、恭敬、是非这些道德规范都是人心固有的。孟子为了证明上面所说的内容,又在《孟子•公孙丑上》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行善是发于本心,即"不忍人之心",正是这种"不忍人之心"敦促人去救落入井中的孺子,人之所以行善并非是一种目的论的行为,并非想要结交孺子的父母,并非想在亲友中显示自己,并非讨厌孺子呼救的声音。然后孟子进一步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最后再次说,人之所以能够行善,是发于其本心的。

     孟子将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即仁义礼智,又将伦理关系分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孟子将四种道德规范称为"四端",他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无四端者则不能为人。当然前面说过,人虽有四端,但像柏拉图的美德一样受到了蒙蔽,需要经过后天的修行,而孟子的修行方法就是"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自己的善良的本心去行事,才能够渐渐的发觉自己善的本性。

     我们将镜头拉回,看一看我们的当今社会,行善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人们善心偶尔也会遭到打击,如南京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彭宇案给人们行善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以致人们不是不想行善而是不敢行善,但人们的善心是否因此泯灭呢?


    上一页  第11页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