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六章 >>第七节 道德的和谐教化

第七节 道德的和谐教化

     儒家从家庭的伦理道德出发,然后将这种伦理道德推广到了社会,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把家、国、天下串联起来达到个人与整个宇宙的和谐。

一、道德至上

     儒家所建立的道德体系包括传统的义利观、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宋明时期的天理与人欲观等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义利观和天理人欲观。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教导人们做君子,重义轻利被看做是君子的标志之一,反对小人的见利忘义。孔子也并非绝对的反对趋利,他也知道如果没有利益的话恐怕难以生存,他明白的承认"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志,不处也。"他也能说过为了得到利益,甚至赶马车的工作也愿意去做,当然趋利还是要有一定的原则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在这里孔子看的更深,他看到了义利背后的关系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在孔子眼中,精神是高于物质的,没有了精神,所谓人也不过是一个行尸走肉。但孔子也看到精神离开了物质是无法存在的,毕竟或者是第一位的,苏格拉底之所以可以每天无忧无虑的在闹市与他人讨论哲学问题,就是因为他本人也是一个奴隶主。

     孟子将义抬到了更高的位置,"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关于孟子对义的肯定更著名的是关于鱼和熊掌的论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鱼和熊掌面前孟子选择了熊掌,如果说孟子在选择的时候考虑到了利的话,那么下面在面对生命和义的时候,孟子虽然对生命有所留恋,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义。

     到了宋明之后,随着儒家的发展,义被推上了至高的地位,朱熹甚至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所谓的气节,为了他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比如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忍受着不被统治者理解的痛苦,英勇的抗击金兵,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中原的百姓,最后不惜违背统治者的意愿而招来杀身之祸。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宰相文天祥,拒绝了蒙古统治者的利诱英勇就义。禁烟英雄林则徐,看到了鸦片背后西方列强的险恶用心,向道光皇帝上书要求禁烟,并且是一位极有预见性的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以及甘愿为变法洒热血的谭嗣同,面对可以逃往国外的机会却断然拒绝,甘愿做为变法献身的第一人。

     儒家的义利观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我国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钱学森,1950年钱学森在美国闻听祖国解放的消息决定回国为国家做贡献,因此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软禁,后在我国的努力下钱学森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1958年,一名普通的车间女工向秀丽为了保护车间财产,侧身卧地,避免了一场严重爆炸事故,但她自己却因为伤势过重医治无效而身亡。优秀党员孔繁森自愿报名去西藏工作,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诗句,在他的努力工作下,所在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后因车祸不幸以身殉职。


    上一页  第13页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