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六章 >>第五节 和谐的培养与实践

二、致良知

     看完理学的修行方法,我们把目光移向心学。前面曾经说过,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做"圣人",他曾遍访佛家和道家,后来将目光移向了当时最流行的理学,并按照朱熹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开始"格物",他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格物的对象是竹子,后来因过于专注而病倒,在养病过程中,王阳明对被世人视为圣人的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不必要的,因为吾心即是宇宙,而朱熹却舍本逐末,将万物作为格物的对象,在王阳明看来格物是在浪费时间,真正的方法是反求内心。还有,朱熹的格物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行的,"吾生也有涯",人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格尽天下之物。

     在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之学。在王守仁看来,良知人人都有,"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不必像朱熹那样还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当然,王阳明也承认人心中有阴暗的一面,比如好色、贪财等等,但王阳明也认为通过人自身的努力,"破心中贼",这些阴暗面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断地向阴暗面进攻,这样就可以破除。在这里王阳明沿用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行方法,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省察自身之恶,一一改正。当然仅仅在思想上改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生活中不断地践履,这就是"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学习与实践不可分离,知性二者本是一回事,王守仁认为只有将道德内化于主体的行动中,才是最有意义的。道德观念离不开道德的行为,而做出道德行为的其后必有道德观念的指导,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紧密不可分。"知"若离开了"行",那么也不能算"知","行"若离开了"知",那么则无法行动了。

     儒家虽然在宋明时期分为两派,但二者在人性修养上都是殊途同归的,意在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这两派的修养方法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上一页  第10页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