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四章: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三节: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一、 分析校本地理课程的实施环境
二、 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目标
三、 确定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
四、 选择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策略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点和面毕竟有限。因此,教师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创设一种以校本课程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拓宽国家地理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和爱乡的情感等方面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将从环境、目标、内容、策略四方面对新课程标准下校本地理课程的实施进行探讨。

一、分析校本地理课程的实施环境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影响校本地理课程开展的关健因素,它决定了校本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特长,实施体现区域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长的校本地理课程,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如:珠海某中学坐落于素有“珠江门户”之称的珠江出口地区最高峰——黄杨山脚,地理科的教师们充分利用黄杨山独特的地质(花岗岩山体)、地貌(山地)和植被(亚热带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挖掘和整合其中的地理课程资源,实施了“校园中的地理知识”的校本课程。它不仅拓宽了高中地理《陆地环境》中的有关课程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校园和家乡的情感。

二、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在实施某一校本地理课程期间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校本地理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基础。因此,教师们在设计校本地理课程目标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目标的综合性。目标不仅要注重地理学科期望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也要注重与地理学科有交叉联系的相关学科的目标,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目标的适应性。目标应符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反映地理学科的特点,应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规律。

第三,目标的有效性。目标应符合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区域特点,应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应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应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应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目标的可行性。应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估计学生实现目标的困难和障碍,目标应是学生现有能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或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第五,目标的独特性。由于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和相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目标应体现区域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的特色。

三、确定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

校本地理课程内容是教与学的基本素材,是达到校本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校本地理课程内容一方面来源于地理学科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其核心内容主要是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关系;系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多元的文化视角;负责任的态度等。如:广州某中学地理科的教师们为了让学生了解广州市在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广州的生态环境状况资料、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广州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将其校本地理课程内容确定为:评价家乡的生态环境,其主要内容有:直击“城中村”调查活动,珠江广州某河段水质考察活动和公园植物与绿地观测活动。但教师们在确定校本地理课程内容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内容的趣味性。内容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地理事物,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易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第二,内容的生活性。内容应符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体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反映多元的文化视角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第三,内容的实践性。内容应选择最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获取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选择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校本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学策略是实施校本地理课程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校本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合作、探究性、自主性、参与性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如:某中学在学习“直击‘城中村’”这一校本课程内容时,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联系广州市外围分布着138个行政村现象,确定探究的内容;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城中村”现象的信息,确定探究路线是:城中村的区位条件、人口状况、建筑状况、环境卫生状况、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状况,为进一步的探究提供方向;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的方法设计为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就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奠定知识、方法和思维的基础。但教师们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第二,选择激励源,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三,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学习时间。

第四,不断改进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

第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第六,发展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第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八,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九,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十,改善评价方式,强调过程性、多样性、发展性评价。

当然,校本地理课程的开展还远远不只以上几方面。但笔者希望通过对新理念下校本地理课程开展的探讨,使每个地理教师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校本地理课程的开展进行探索,从而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拓宽地理课程资源,促进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共 1 页 第 1 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