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网络教学
一、 竞赛教学的概念
二、 竞赛教学的优势
三、 竞赛教学的主要方式
四、 竞赛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案例:
在“季风岛”上开荒
(六)对抗赛
对抗赛是由几支参赛队伍共同参加,以决出胜负的竞赛方式。其一般要规定竞赛目标,做好赛前准备,实施竞赛,最后进行赛后评判。如:全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活动。
四、竞赛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竞赛形式以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为依据
尽管竞赛式教学活泼有趣、新颖别致,深受学生欢迎,但它毕竟不是使学生放松娱乐的游戏,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教学竞赛的设计和组织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而进行教育科学的思考。从这一视角而言,竞赛式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较传统的课堂集体教学,则更具挑战,更需要创新。
(二)建立严密的竞赛规则和评价标准
凡是竞赛就需要受到规则的制约,更何况规则制订和执行的本身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说规则和评价是使竞赛得以公正和顺利进行的保证。竞赛过程中的按规则行事,可以养成学生讲规范、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而公平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奋勇争先的竞争意识。此外,教师与学生一起制订出充分体现集体意志的竞赛规则,这件事本身也能使学生树立民主的思想,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分组应体现公平性
竞赛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具有对等性和可比性,否则就会缺少竞争的基础,失去竞赛的意义,这对教学性竞赛更是如此。首先,作为教学形式的竞赛,其本意并不在于输赢,而在于通过竞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因为分组不当,使竞争的双方实力不均衡,而失去可比性,就会反而挫伤一部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竞赛起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
(四)竞赛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尽管我们在上述的实例中曾反复强调,虽然竞赛是由学生在唱主角,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至关重要,否则很可能会使竞赛成为一场愉快的游戏。但这里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在本质上,由于竞赛是整体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是竞赛的实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在组织形式上,竞赛毕竟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因此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像的戏剧的导演和运动场上的教练,可以引导学生但不能代替学生。举例来说,一旦竞赛开始,就应该尊重这一现实,即使中途出现与自己事先预想不一致的现象,也不能直接终止竞赛,或推倒重来,否则学生就会产生自己只不过是一群被摆弄来摆弄去的木偶的感觉。
(五)成功的竞赛需要精心的设计
竞赛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教育的科学。因此对竞赛的设计和组织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加倍的精心。竞赛式教学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要素:名称、目的、方法和规则。设计的过程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总体设计包括:由教学目的迁移到竞赛目的,学生情况调查、竞赛类型的选择,竞赛过程的简要描述,竞赛的预期效果。详细设计包括:名称、具体目的、方法、规则、场地、人数、分组、实施过程、评判、奖励、总结、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总之,只有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才能使竞赛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案例:
案例1:在“季风岛”上开荒
1、知识准备:学生已学过中国“显著的季风气候”一节,对我国的气候特征已有所了解,学过农业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2、竞赛规则:全班分四个大组,各推选一名参赛选手,其他同学作为“亲友团”坐在参赛选手后面,届时为代表自己的参赛同学作提示和补充,其阵势多少有点像cCTv的“正大综艺”。
3、竞赛实施:ABCD四个荒岛分别位于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中,处于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之下,岛上分别有山地及沿海平原等一些闲置土地。你作为投资者需要对该岛进行农业种植方面的开发利用。
主持人(或教师)可先对季风环流作适当的解释,然后特别提示:开发利用是指种植何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否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四岛各有哪些气候灾害需要预防和避免?主持人开始请四位参赛选手抽签各“承包”一岛,并请他们回到组内与大家共同商议开发决策。5分钟后,请参赛者回到自己的座位,按刚才的抽签顺序陈述自己的决策方案。在参赛者陈述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进行插话提问,目的是引发他阐述决策的理由。
最后,主持人组织大家对各选手的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各方案的正确性和理由的充分程度,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开发该岛的“经济效益”。最后经过大家的共识,对“经济效益”高者给予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