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一、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二、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三、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四)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对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描述。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缩,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有效地引导教学过程、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及调控教学活动等都有积极作用。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课堂教学目标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在“知识与技能”领域,其目标学习水平为“了解…”、“理解…”、“应用…” “模仿…”、“独立操作…”、“迁移…”,其常见行为动词为“说出…”、“描述…”、“说明…”、“归纳…”、“解决…”、“收集…”、“评价…”、“表现…”、“绘制…”、“联系…”等;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其目标学习水平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其常见行为动词为“参与…”、“讨论…”、“考察…”、“关注…”、“欣赏…”、“珍惜…”、“形成…”、“养成…”等。如:在中图版必修1“农业区位因素”一节教学时,其课堂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五)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环节是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总结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教学过程要全面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和地理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实用价值;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教育思想;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21世纪对复合型人材培养的需要。如: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其其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播放央视CCTV2?共同关注 “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之:农民工的家、农民工的孩子”视频剪辑片段。
【发现问题】视频中农民工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为什么农民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又换不到美好生活和权益的保障?
【研究问题】打开网络课件学习主页,提示、引导学生浏览主页。提出学习任务。通过在线论坛、在线提问,解答学生疑问,进行师生交流。
【提出验证假设】假如你是相关政府的决策者,结合我市(或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阐述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途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交流成果】搭建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交流平台。
【学习总结】学习总结。综合评价各学习小组和组内各学习成员,并记录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六)制定课堂教学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地理教学,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构建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追求的目标: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构建地理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如何“教”的过程,而且也要研究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要根据收集的教材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对于地理事实、地理数据的学习可以采用阅读法、记忆法;对于地理现象的学习可以采用实验法、调查法,对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学习可以采用读图分析法、综合归纳法、对比分析法等等。实施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问题: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关注“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如: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学时,其教学策略:第一,直观教学策略,如提供矿物、岩石标本等实物;第二,多媒体教学策略,演示三大类岩石的转化;第三,自主学习策略,如利用阅读材料“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及“化石’’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补充;第四,分组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