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一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第三节: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一、 旧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分析
二、 新版教科书的分析
三、 各版本教科书的特点

四、 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五、 中图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六、 湘教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案例:谈《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


    

、新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分析

(一)反映了社会新发展的最新变化——时代性强

如:新版《地理》(下册)教材中有关信息高速公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环境问题中的清洁生产、工业发展中标准化大生产与中小型企业批量生产的区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国际贸易的最新格局、企业的空间发展特点和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工业区位因素中个人编好、工业惯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等。这些内容是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其引用资料一般截止于1996年,避免了地理教学与现实社会的脱节,因而也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新版教材更比较多地着眼于“未来”和“全球”,如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

(二)体现了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地理性强

地理学要改变“有地无理”、“万金油”、“百科全书”式的旧面孔,必须在空间结构理论上有所建树和发展。新版教材可以说将地理学最新研究的成果引入,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强化了中学地理课程的地理性和理论性,树立了中学地理课程的新形象,应该讲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最为突出的是“区位”和“地域类型”两个概念,既有“农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主要区位选择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也有“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分类”、“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这些理论是其它学科不具有的,是地理学近20年来最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具有不可替代性。事实上空间概念的建立是地理学有别于其它科学的最显著特征。

(三)尝试新的结构体系---传承与创新性强

这次教材编写,充分采纳了教学一线的反馈意见,并请有经验的中学骨干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在继承几十年教材编写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新的发展。在新课程实施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全国惟一一家教材编写单位。在新课程实施后,在人教版的基础上,出现了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等高中地理教材,教材编写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版本的教材,结构体系尝试过不同的板块模式(如自然地理部分的圈层模式、环境模式)。经过中学教学的实践比较,湘教版、中图版、人教版被教学市场认可的教材体系已基本形成。

(四)内容结构注重了方法与情感----地理的应用性强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必修课程大体是学习系统地理,选修课程除个别模块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1、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无论是必修部分还是选修部分,比原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都有大幅度地增加。新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1和必修2两模块大致对应原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部分,必修3则是新增内容。选修的7个模块则大部分超出了原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范围。

2、新高中地理课程与原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课虽然规定的课时相同,但内容结构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新高中地理课程必修内容分为10个课题47项(含子项),新高中地理课程必修内容删去了原课程必修内容中的“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海水运动”中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和洋流的成因、“生物和土壤”、“自然资源”的大部分内容、“电子通信”、“国际金融和贸易”等项;将“板块构造学说”、“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海洋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和关于环境问题的大部分内容移至选修部分;将原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的“人口与环境”课题、“城市地域结构”课题、“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课题的许多内容移入必修课程;此外还增加了一些内容,主要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3、原《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表述方式是:列出“内容要求”并一一对应说明应达到的“知识要求”,再对每一个课题集中提出“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表述方式则是:以行为目标的方式列出内容“标准”,再对应提出“活动建议”,需要教师据以把握教学方式和深度。

(五)渗透了当代教学法的研究成果——教学性强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在当代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利用方面作了较大改进。一是渗透了案例教学法的思想;案例教学法又称范例教学法,最早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20世纪50—60年代影响很大。而哈佛工商学院对案例教学进一步发展,使案例教学成为工商管理界和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教学流派之一。运用到教材编写中,就是选材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通过这种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举一反三,从而明确问题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如课文讲到混合农业时,就例举了一个典型案例——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河盆地的小麦一牧羊带;包括其生产条件、显著优点、空间上的土地利用安排、时间上的农事安排、政府进行的东水西调工程等;内容生动且不枯燥,即使是城市地区的学生,通过阅读这一案例,都会对农业生产及安排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同类的还有潘帕斯的畜牧业、宝钢和鞍钢的区位对比、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意大利普托拉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美国硅谷地区的发展、上海交通的改善等等。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渗透案例教学法还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如将北京两客站三个方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从而理解和掌握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类似的还有“国际互联网带来的崭新生活”,某规划区的公路线路方案选择、皋阳市对外交通口岸的转移,李守银家稻谷商品率的估算。案例教学的另一个优点是联系实际,有助于对过程的理解,学生有兴趣阅读,将现代教学理论和思想教育渗透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与编写过程。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告诉一线教师也要注意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共 11 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