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一、 旧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分析
二、 新版教科书的分析
三、 各版本教科书的特点
四、 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五、 中图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六、 湘教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案例:谈《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
6.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强调可读性、直观性、实用性,使用通俗、生动、朴实的文字,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使用主题鲜明的地图和照片。教材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7.加强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的培养。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地理理性思维,促使学生从身边实际出发,通过多走、多看、多想,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基础性与提高性的统一。
(摘自:主编朱翔)
案例:谈《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
广东省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学指导意见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标,赋予了地理学科课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这种新的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新时代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思想。作为教学的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与目标取向的变化,使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与评价等也要作出相应的转变,才能使教学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本文从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建议、保障设施等方面,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与目标取向下对教学的调整意见,期望更好地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一、 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构成了地理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将转变教师教学的价值观念放在首位。
(一)用教材教——转变教材使用的价值观
教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有力武器。随着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等理念的提出,地理课程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这样,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以教科书为主的教材使用过程中所表现的价值也应发生变化。因此,在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中,要凸现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运用图表或资料说明……”、“以某区域为例分析……”、“描述……”、“结合实例或举例说明……”、“模拟……”等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要注重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价值观,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的资料来源,成为学生学习的学材,成为教师实施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利武器。
(二)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中,“重过程”的目标取向需要广大教师转变角色,大胆创新和探索,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能力,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主体自我建构学习的过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按新课程标准规划、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技能和科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要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集体的怀抱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因而,教师不仅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做到将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对学习情景的创设、学生自我研究问题的设置、自我建构学习过程的维持等,教师可通过一些热点问题、奇闻趣事,或者采用参与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建构能力的活动。总之,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学习过程的协作者
地理教育的教学对象是人,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学,要使教学对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就要与学生沟通、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协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的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协助。如: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由学生自己查找;提供思考问题的关键点,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提供活动演示的器材,由学生自己动手演示等。总之,不能用教师的教主导学生的学,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从旁帮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转变课程资源观
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对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丰富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和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科书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教辅资料、电教器材等地理课程资源,而且也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天文、气象等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观察活动和板报、手抄报及广播等校内地理资源。此外,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实际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如:开展野外观测、社会调查、设计作品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学习;参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站、天文台、博物馆、展览馆等。总之,通过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二、 教学建议
(一)倡导有效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中,从“有效教学--教学效益”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适时的取舍,使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1、 取舍选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以选修课程为例,如果把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的学习看作是一个过程,根据新课程标准,这个学习过程的目标是通过图表资料的阅读分析,学会认识地理事物和人地关系的过程。如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