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一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第三节: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一、 旧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分析
二、 新版教科书的分析
三、 各版本教科书的特点

四、 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五、 中图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六、 湘教版《高中地理》的特点
案例:谈《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


    

 

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对选修课的学习不在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学多学少,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图表资料的再处理能力,具体地说,是学生是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地理信息,是否懂得分析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运动变化及影响,是否会运用资料说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问题。这样,教师对教材中选修教学内容的取舍时可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方法与能力的发展情况而定,学习选修的数量可多可少,过程可长可短,以发展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为准。因此,可选取多个选修内容循序渐进的达成目标;也可以单个选修内容,深入学习,同样可以达成目标。

      2、取舍章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以对必修地理2中的“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这一节中“城市化”为例,教材使用时,可以以“有效教学”的策略取舍当中的教学内容。对:“城市化”这部分教材内容,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也是过程中教师主要的可利用资源,但不是唯一,如果用两张典型的图片可以说明问题,就没必要把教材中所有的图片都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列举自己的生活中的例子更易理解和接受,就可以不用教材中的例子;如果教师选用的例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更易于找出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更易于为学生发现问题和理解问题,就可以不用教材中的例子。总之,教材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不是教学的目的,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当取舍,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二)突出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培养地理理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中,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与其它学科建立横向联系,对自然和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比较、概括等综合性地理理性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如:在学习完“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后,提出:根据教材中介绍的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判断你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这一发散性问题,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气候、土壤、地形、交通、劳动力、市场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学习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图表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乐于助人、勇于探索、勤于动脑的习惯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等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习“旅游与区域发展”的内容时,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有关“区域旅游开发”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让学生参与设计旅游线路的过程,理解“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性”;展示区域相关的旅游资源,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深刻的、直观的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由现象到本质地看待问题,改变学习方式。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正成为未来人材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中,在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充分重视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通过观察、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绘制一些简单的图表,籍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教材图象系统使学生学会终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学习“商业布局”内容时,可让学生上网查找某城市的GIS地图网站,查询商业网点的分布,说明商业网点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合理性的内容。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宽地理教学资源,丰富地理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设计研究性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多种多样的研究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设计“月相观察”活动;在“人口与城市”的教学中,设计“绘制本地人口发展图表”活动和模拟设计“本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兴趣性,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才会自愿接受、参与、研究;活动的难度不能太大而易于操作,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过程要注意思维的开放性,要注意激发学生思维而不限制,特别是逆向思维应多加鼓励;注意活动与其他相关知识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利用其他学科中的相关资料来设计活动;还可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增减教材上的活动,或另加设计更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六)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推进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学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使评价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课程目标。评价原则应遵循:纸笔评价和非纸笔评价相结的原则;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多样化评价和人性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内容包括: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评价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过程;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水平;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评价;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以档案袋式评价为主);开放性考试评价等。如: “宇宙中的地球”一章的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

  三、 保障措施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地理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学习内容。强调地理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因此,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达成地理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省—市—区(县)—学校四级教研网络管理的力度,开展校本教研,推进新课程标准实验,深化教育改革。

      1、加强省—市—区(县)—学校四级教研网络管理力度

      各地级市教研室地理科应成立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负责对本市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协调各区县的新课程标准教研活动,指导实验学校教学并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交流,规划和管理全市的新课程实验的进度和深度,为新课程标准实验提供保障。

      2、开展校本教究,推进新课程标准实验

      各地级市教研室地理科应将地理校本教研纳入教研体系,建立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的管理和民主机制,指导学校的地理校本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将新课程标准实验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校本教研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水平,推进新课程标准实验,深化教育改革。

      3、倡导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地理学科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通过问题、主题、案例、情景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有效激活课堂教学。延续和补充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独立思考、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基础知识,探究原理和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地理学科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体系,科学地引导新课程标准实验的推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课程目标要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共11页 第 11 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