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二章: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第四节: 案例教学


一、 案例教学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含义
二、 案例教学的基本步骤与主要活动方式
三、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

   北京的沙尘暴教师评析

   内力作用——山岳的形成教师评析

   农业区位因素教师评析

教学课例:

   工业区位的选择 视频讲解 教师评析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视频讲解 教师评析

 

    

3、依据地理案例情境分类:可将案例分为虚拟情境案例和真实情境案例。虚拟情境案例是教师为解释和说明原理而假想设计的案例。这种案例具有逻辑的正确性和原理的典型性,但不具备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许多时候还进行一定的抽象和化简。它尽管缺失许多有价值的真实信息,但对说明原理却十分有效,而且具备教学案例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因此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如虚拟案例:教师用语言描述了下面的事例,让学生判断谁是谁非、谈看法及理由。

一场暴雨冲垮了某村鱼塘附近的一条水渠,水渠里的水流进鱼塘。第二天,鱼塘里白花花地泛起一片死鱼。管塘的老汉以为水中缺氧,赶紧打开供氧泵,结果仍然无效,最后鱼全部死光。于是,该老汉到法院状告附近一座小型化工厂,声称化工厂的污水毒死了他鱼塘里的鱼。化工厂的领导否认说:化工厂的污水是流到附近的荒地上,并没有流进老汉鱼塘附近的那条水渠里。

4、依据地理案例用法的分类:可将案例分为讲解式(印证式)。案例和讨论式案例。讲解式案例以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地理原理与规律。讨论式案例则是由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

1.客观性。地理知识源于客观世界,地理教学服务于社会现实。因此,除了为某一特殊教学目标需要而设定的某种假设的地理情景之外,地理教学案例应多来自真实的社会现实,来自学生的生活。案例应使学生体验到其实用价值,应易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应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为此,教师需要广泛关注社会实践,要有开拓的视野,敏锐的地理感悟性。

2.典型性。不是任何一个事例都可信手拈来作为案例使用。案例需要具有鲜明的、典型的地理特征,并能生动地反映地理规律,能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不典型则难以代表同类地理事物,会误导学生以偏概全。案例与其所要揭示的地理原理间对应不明显,也会使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走弯路,甚至步入思维误区,难以在短暂时间内掌握主干知识。此外,强调典型性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

3.时代性。案例必须适时,能反映时代的发展,适应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教学必须反映客观现实,使教学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同时,通过富有时代气息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学,具有鲜活生动的教学特色,能充分显示地理教学的强大生命力。例如,以我国的重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加强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以及三条路线选择的原因:为解决北方地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国家决心在“十五”期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我国将要实施的南水北调路线有:(1)东线方案:利用大运河调水入京、津,受益地区将有苏北、山东、京津等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地区。利用运河河道,工程量较小。但黄河沿岸比长江海拔高,要不断抽水,黄河以北将自流入京、津;(2)西线方案:在金沙江等上游开凿隧道调水入黄河,解决黄河上游、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但工程较为艰巨:(3)中线方案:河南(尤为郑州附近地区)、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急需调水,可考虑从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水源不足则通过三峡水库调水至丹江口水库,再调往上述地区。

4.教学性。地理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并不是选择案例,而是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搞清楚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原理,据此再选择出相应的案例。为适合学生的学习,教师还需要对所选择的案例做修改、再创作,使对自己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案例本身需要典型和真实,应易于使学生顺利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实现思维与情景的交融。在选编系列案例时,还需要注意案例的组织编排顺序,使之符合教学内容的进展,以更好地体现案例传承知识和训练思维的功能。

5.多样性。案例的多样性是揭示地理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内容的案例。案例的表现方式也需要多变,不同类型的案例易于唤起探究的欲望,开阔学生的眼界。因此,案例的收集渠道要多要广。此外除正面案例外,还应有反面的例子。案例的多样性表现在“案例是沟通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和奥妙无穷的书本世界的桥梁”上。如:江上游某些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废墟上“戳洞下种”,若将这一反例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就可以给学生以“生产方式对环境具有直接影响”的鲜明印象。再如,过展示当地植树造林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一组对比照片,以及降水与气温对比图表,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就足以使学生通过形象的案例感受到森林对改善环境的巨大作用。如果再引导学生走访高龄的老人,通过老人所讲述的亲身经历,就会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深远生态意义。而这一案例教学正是针对于“森林的作用”这一内容的学习的。

6.可行性。由于案例的真实性、复杂性,以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案例必须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符合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既不能简单拼凑,信手拈来,也不能好高骛远,采用超越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的案例。过于直白的案例不能刺激学生的思考,激发不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而过于深奥晦涩的案例会加重学生解读案例的负担,从而冲淡教学内容的主题。总之运用于教学中的案例,首先应通俗易懂,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启发性。由于学生中存在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情感方面的差异,因此一个案例所包含的内容应具有丰富和递进等特点,以使所有的学生都在进行思考,都有机会参与分析和讨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共 8 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