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五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节: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一、 地理学习评价的主体
二、 地理学习评价的方法
三、 教育部课程中心地理必修模块学习评价建议
四、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指导

学习评价案例:某中学学生地理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三)必修地理3的学习评价建议

1、注重对地理学学习、研究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评价

“地理3”课程标准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两部分内容中,均采用了“以……为例,比较(分析)……”、“举例说明……”的方式,旨在使学生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比较或分析,使学生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同时,案例本身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只是分析问题的载体,是未作统一要求的。因此,对本模块的知识层面的学习评价,应立足于与课程标准相关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检验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不是检测对案例本身涉及的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某些实验区的书面测验评价方式中,仍有不少单纯考查教材案例中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应该说是本模块学习评价中的一个误区。

正如“地理课需要知识,更需要教方法,教思想”,对本模块学习内容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了区域研究方法和是否初步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即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运用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性评价中,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在目前的书面测验试题中似乎比较困难的,但这正是我们加强新课程命题研究的方向。例如,可以在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联系相关知识,将学习教材案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反映在答题过程中。

案例:对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思想观念的考查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的土地上。

(一)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试根据下面“滥牧、垦荒造成的环境恶化”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塔里木盆地,目前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上题中的第(1)个小问题,需要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回答;第(2)个小问题,需要比较两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当然也涉及到两区域地理环境的比较;第(3)个小问题需要结合荒漠化的防治,将内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体现在笔纸答卷中。该题目体现了对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注,考查了学生对区域地理重要研究方法(比较法、综合法等)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2、增加案例分析题目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根据本模块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在学习评价中也往往需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而这类案例分析题目的设计,一方面要努力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社会现实问题的情境,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要尽量创设主题突出、联系紧密的不同问题,体现出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以全面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学习评价载体的案例,要着眼于对规律性知识的活学活用,致力于对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案例:对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

例题1.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以上题目依据课程标准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要求,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真实素材设计专题研究的情境,综合考查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解答题目的基础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按照“假设-----探究-----表达”的步骤和要领分析解决问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共 15 页 第 10 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